郑耀棠:内地不少人过上港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2009年09月25日 01:51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新社香港九月二十四日电 题:郑耀棠:内地不少人过上港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中新社记者 周志彬

谈起自己对中国内地数十年前最深刻的印象,郑耀棠说,是过去内地居民单一的服装,蓝加灰,如今,内地城里人的衣着打扮五颜六色,生活多姿多彩,不少人养洋狗、买轿车,过着“香港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这是过去无法想像到的,”这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联会会长说。

“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经济腾飞,真的非常不容易!”在一个风雨天里,刚从香港政府总部赶回来的郑耀棠,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忆述祖国走过的六十年风雨历程。

一说起中国的发展,郑耀棠滔滔不绝:以前‘国弱无外交’,现在中国与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无论临近国家,还是超级大国,都不得不关注中国的发展。”

郑耀棠认为,过往六十年中国的发展虽然崎岖,但现在已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条成功之路。

他说,这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实力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每年GDP增速都保持在百分之八以上。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无疑是成功的。

现时统领着逾三十万工联会会员的郑耀棠,年少时曾在酒店当门僮,因家境关系,十四岁已进入香港牛奶公司工作,尝尽生活的辛酸与不易。办公室墙上挂着的“真水无香”四字真言,是郑耀棠真切的人生感悟。

对贫穷有着切身体会的郑耀棠也更多地关注内地基层民众的生活问题。他高兴地看到,随着经济发展,内地人民已由求温饱逐步走向小康,一些发达城市的人们则从吃饱吃好到养生,开始注重追求生活的素质。

今年六十一岁的郑耀棠,见证了新中国六十年来的发展,也经历了内地与香港这六十年的密切联系。他说,六十年来,祖国对香港的关怀和支持可谓无微不至。新中国建国初期,经济并不宽裕,但仍每天派出快车,将物资源源不绝运至香港,保证日用品正常供给,这对香港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当香港不时遭遇雨灾、风灾、火灾,祖国都及时送来赈济物资和款项。内地改革开放后,港人回内地投资建厂累积财富的同时,也促进国家经济腾飞。如今,CEPA、自由行政策等,更对香港的经济助力不小。

郑耀棠说,如果将回归前和回归后港人对国家的认识和信任度作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到,现在港人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支持度,以及对于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一个世纪的分隔,令香港与内地的文化及价值观毕竟有所不同。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港府行政会议成员的郑耀棠认为,正因为不同,才更需要了解两地文化和价值观的人士从中调和,让双方相互了解,建立沟通的机制,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他希望,未来内地与香港的发展应更加珍惜这样的关系,以此促进两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补,达致社会和谐。

访问近结束时,窗外仍狂风大雨,但郑耀棠马上又要赶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致力于两地沟通的他笑说,自己是没有台风假期的。

展望下一个六十年,中国在世界上会具有怎样的地位?郑耀棠只用了四个字形容:“举足轻重”。(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周志彬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