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专访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
2009年09月25日 00:36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中国60年)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专访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

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记者杜宇)审计署成立26年,他从事审计工作25年。对于53岁的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而言,他的这半辈子与中国的审计事业紧紧相连。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这位共和国第五任审计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国审计事业发展的风雨历程。

他表示,要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60年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审计之路

与新中国60华诞相比,成立于1983年的审计署今年只有26岁,还显得如此年轻。然而,在刘家义眼中,审计事业始终伴随着新中国60年来的步伐共同成长。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中国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机关,但是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从未停止。刘家义说:“当时主要是由财政、银行、税务等部门结合自身的业务管理进行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一方面需要给经济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又需要有效的监督,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健康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加强财政经济管理,建立健全经济监督机制,维护国家财经法纪。

为此,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在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1983年9月,审计署正式成立,之后两年间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普遍建立了审计机关。

审计机关的成立,成为刘家义事业的转折点。当时还在四川省财政厅工作的刘家义,服从组织安排,调到四川省审计局工作。和当时许多干部一样,年轻的刘家义对即将从事的审计工作并不清楚。

他说:“我记得领导下午找我谈的话,第二天就去报到了。我在学校学经济,对审计有一点概念,但是具体干什么、怎么干不太清楚。”

1985年《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出台,为贯彻落实宪法规定和规范审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规依据。

25年来,从27岁的小伙子,从四川省审计局的普通干部到年富力强的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审计事业,而审计事业26年来,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审计之路。

如今,审计监督在推动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民主法治的重要工具,充分发挥了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刘家义说:“审计机关二十六年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充分表明中国审计是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产物,是推进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工具。”

面对危机,审计方式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免疫功能

2008年因为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国际金融危机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注定成为国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时间节点。对于刘家义和他所从事的审计事业而言,同样面临重大的考验。

震惊中外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对于籍贯重庆、担任审计长仅仅两个月的刘家义而言,家国之痛尤为深切,发挥审计作用,管好、用好这些救命款物,更是重任在肩。

关口前移,提前介入,跟踪审计,大地震催生出崭新的审计方式,既有效地保证了救灾款物用在百姓身上,也更好地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在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中,全国1.2万余名审计干部对3.2万多个部门和单位的救灾款物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延伸调查了重灾区的3800多个乡镇、9500多个村和7.6万多户受灾群众。

刘家义说:“通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工作,有效防止了抗震救灾的资金和物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实现了‘保证不出问题,少出问题,至少不出大问题’的目标。”

积极探索创新审计方式是审计署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规划中的一大亮点。规划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审计署组织对93个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项目总投资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99.82%。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79个重点项目进行阶段性跟踪审计。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审计署紧急部署开展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影响等审计和调查。

据刘家义介绍,截至目前,审计署已结合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摸清了中央新增投资的计划下达、资金分配和项目建设进度等情况,同时延伸审计了18个省(区、市)对中央新增投资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对种粮农民直补等支农资金、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等10项重点资金项目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京沪高速铁路等5个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或跟踪审计也在逐步推开。总体上看,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沿着财政资金流向跟进,覆盖中央和地方、资金和项目、管理和制度的全方位的审计监督网络。”

刘家义说:“对这些重特大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比事后监督更重要,要把问题发现在前面,问题查出得越早、解决得越快,损失就越小。”

在刘家义看来,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他说:“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的肌体一样,必须有一个‘免疫系统’来保护它的健康、安全。审计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免疫系统’。因此,预防、揭示、抵御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各种病害的功能,就落到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审计机关的头上。”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杜宇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