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农业大省与工业大省的实践者(图)
2008年03月10日 16:28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

据他当年的同学姜明安(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宪法、行政法学者)介绍,在北大学习其间,李克强学习勤奋刻苦,思想活跃,并且展现出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任校学生会主席。

李克强还喜欢思考立法和国家政制的关系。据报道,在恩师龚祥瑞(著名的宪法、行政法和政治学学者)的影响下,李克强和他的几个同学都注重外国宪法和比较政治的学习,并曾参与翻译著作《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1982年毕业后,李克强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兼全国学联秘书长,并在第二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28岁成为正厅级干部。1993年,38岁的李克强出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晋级正部级。

任职团中央其间,他在北大在职攻读经济学,先后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为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影响颇大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厉以宁新闻)。李克强的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

河南初试

1998年成为李克强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之前从未有地方从政经验的他被调赴河南,出任省委副书记、省长,后任省委书记。

1998年,44岁的李克强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省长,也是第一位“博士省长”。在河南的七年经历也历练了他的实际管理经验和从政底蕴。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较为突出。据河南的地方官员回忆,上任伊始,李克强表现平稳持重,在长达四年间并没有通常新官上任的大举措。但随着对河南政经社情的逐步熟稔和行政的丰富积累,李克强开始发力。

那时“中部崛起”还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在东部先行和西部大开发中均无位置的河南提出“东引西进”,即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用东部的人才、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开发河南的市场、资源、劳动力和区位优势;鼓励河南优势产业和各种经济成分积极参与西部开发,拓展河南发展空间。

另一个动作是强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力推“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来改变河南的落后面貌。2004年10月,李克强接受了新华社的专访,畅谈“中原崛起”。

此外,河南当时的另一个广为关注的举措是大批引入高端人才,2004年2月吸引了380多名博士和1820多名硕士,“博士从政”现象一时引领风气。

到2004年底李克强离开的时候,河南的人均GDP从1998年的4976元上升至2003年的7590元。

主政辽宁

离开河南后的下一站是辽宁,李克强出任辽宁省委书记。当时外界普遍解读,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他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将会更加全面,执政经验的积淀也会更加厚实,其从政履历将大为增色。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