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1997-2007 港人北上 深圳向南
2007年06月22日 10:39南方都市报投票数: 顶一下  【

开篇语

从今天开始,本报将连续推出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别报道“香港点解”。

“点解”在粤语中,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的意思,然而我们这里用的却是它的双关含义:选取2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点”,来解读香港这十年。

从殖民地到特区,香港如何走过这近乎脱胎换骨的十年,又如何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这一史无前例的政治创举?

我们试图用具体而微的细节,来展现这一大时代的变动,展现香港十年变化的核心——一方面日益加强的国家认同,另一方面坚守自己的现代特质,并为整个中国的现代化作出指引和借鉴。

呙中校,当年以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而名噪一时的32岁深圳男子,在5月末的周日下午走在罗湖口岸汹涌的人群里时,更像是一个急匆匆返家的普通香港市民。1个多小时后,他登上香港岛柴湾一座高楼的15层,这是他的工作地——某周刊编辑部,附近有他每月5000元租住的30平米居室。作为来自内地的工作人员,2年半来,无数个周末,他都要在港深之间往返一回。

当列车把深圳一点点抛在呙中校身后,中年港商朱金耀则一步步向深圳进发。“香港太小了,要赚钱、做大事,必须到大陆去。”朱一副成功人士的扮相,腰板笔直,声音饱满。他在深圳购有几处房产,并把外贸生意做到了3000公里外的内蒙古。一半多时间,他在深圳与大陆朋友叹茶聊天,觅得商机,借此跻身于香港中上层社会。

每一天,在连接深圳界河的53米长罗湖双层人行桥上,有27万人次各怀梦想,流水般溢过桥面。夕阳柔光里,外形仿古风格、11层高的罗湖口岸联检大楼,颇像一座气势不凡的中国古代宫殿。多年前竖立在楼顶的“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大字早已撤去,除了一家房地产商在一楼入境大厅前打出“深港十年,跨界共融”的大幅字条,触目皆是医院、药品、餐厅、航空公司的商业广告。在这座7万平方米、亚洲旅客流量最大的口岸大楼里,有近千名身穿不同制服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千余名银行、旅行社等服务行业人员在紧张忙碌。香港回归10年,昔日的政治氛围早已不复存在,越来越密集的人流,正拥上罗湖桥,漫过窄窄的深圳河,向两地更深、更开阔处流淌。

罗湖口岸

对很多港人来说,现在的周末是这样度过的:早上过罗湖口岸到深圳喝早茶,然后去粤曲社唱戏,接着喝下午茶,晚上去夜场唱歌,消夜,然后找家桑拿按摩室按摩,按2个钟只需60元,还可以免费睡一觉,第二天再去购物,最后心满意足、大包小包地回家。

罗湖口岸

从繁琐的“防”到便捷的“畅”

罗湖口岸是深圳最早的口岸,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1906年,由詹天佑督建的罗湖铁路桥开始兴建,取代原先的木板桥,香港与内地交往加快。1950年7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正式为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其时,进出口岸的大多是当地农民和广州市民,每日仅数百人。在1951年广东省政府开始实行边境管理之前,香港与内地一直是自由通行,不需申办过关证件。

“解放初期,港英军警在罗湖、文锦渡桥头经常制造紧张气氛和流血事件,敌特分子在口岸活动十分猖獗,口岸斗争十分尖锐复杂。”

“在六七十年代国际国内环境的背景下,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的特点为‘军事边防’和‘政治边防’相结合的模式,业务以‘检查、盘问、观察’检查方法为主,进行着一系列以敌特分子和港英当局的口岸斗争和反爆破、反偷渡的检查工作。”

这是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站史陈列馆的两段介绍,勾勒了当时口岸浓重的特殊年代痕迹。“改革开放之前,还有港英军警端着相机,从边界线那头扔来可乐、反动书刊之类的,等着我巡逻人员捡起就拍照,以此诋毁社会主义国家形象,或者举枪、做手势挑衅,是一种对立状态。”罗湖边检站站长刘振海回忆说。

与此相对应的,过境旅客必须经过一道道繁琐的检查,边检人员要对入境的港澳人士进行验证、复验、盖章三套手续,直到1984年才合并为一套,其后再取消复验。1988年,随着计算机查验系统启用,才基本实现证件检查自动化。对海关而言,在改革开放前,他们对每一名过境旅客的每一件行李,都要打开检查,这样,旅客有时要等候两三个小时才能办完过关手续,当时有人说:“深圳,深圳,一过深圳心就震。”

1985年,罗湖口岸联检大楼建成,加快了旅客通关速度,而在香港回归之后,这种速度更是明显,放闸时间也从最初的8小时,增到16小时,再到17.5小时(6:30-24:00),但由于人流增长迅猛,大楼内时有拥堵。一天夜晚,直到零点关闸后仍有数千返港居民滞留在外,罗湖口岸附近的酒店因此全部爆满,成为第二天深港媒体的头条新闻。

2002年,联检大楼进行大规模改造,旅客查验通道从137条增加到173条,港澳旅客与非港澳旅客分从4层楼进出,至今并已开通90条自助通道。旅客只需刷卡、按指纹、验面相,即可在6秒钟内轻松过关。

1996年,罗湖口岸过境旅客有4774万人次,10年后,这一数字几乎翻了一番,达到9268万人次,其中7600万人次是香港人,他们中三成走的是自助通道。

罗湖边检站七队队长陈金洪说,虽然人流量年年增长,但由于效率高了,速度快了,反倒感觉人比以前少了,“2002年前的高峰期,常有朋友忍受不了排队之苦,要我给予方便,害得我电话都不敢接,现在,就再也没人找来了。”

跨过罗湖桥红色的边界线,就是香港,港方在这里的管理机构仍叫罗湖管制站,“我们的机器更先进,通关速度更快,但我们的服务水平还要向他们学习。”罗湖边检站一名警官说。  “只有以服务为中心,才能让通关更便捷,加速人员往来,提升人气,对香港的繁荣稳定提供保障。”刘振海说。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编辑: 霍吉和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