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等待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搬迁
2010年02月23日 11:16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7年等待

移民范围划定后,均县镇发展停滞,镇上不建车站村里不修公路,村民住所变危房便租用帐篷度日以待搬迁

张培海在均县镇洪家沟村生活了45年,其中有超过1/3的时间,是在等待搬出这个库区。他已经无法忍受这里的生活条件。

均县镇位于一个“半岛”上,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镇上只有一条主街,街的尽头就是水库码头。

镇子一天的热闹时光不过早晨的四五个小时,渔民们把凌晨捕来的鱼在早市出售,镇子笼罩在早晨的薄雾和淡淡的鱼腥味中。

早市结束后,均县镇就陷入了宁静。

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杂货铺和小饭店开着门却看不到坐堂的老板。主街两侧有许多红砖建筑,有些已废弃不用。通往码头的路被杂草挤得狭窄,当年客运候船室早已淹没在荒草之中。

镇子上没有超市、网吧这些21世纪随处可见的设施。这里甚至没有车站,县际大巴在路边停靠等待旅客。

均县镇的时光像是被定格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

镇上的村民们记得,1990年,长江委租用了丹江口到均县镇的班船“均县一号”,白色的大船经常在清晨的薄雾里出现在村口。工作人员拿着仪器跑上跑下,有人在地里打水泥柱,在墙上画红杠。

199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通过后,丹江口库区开始执行国家淹没区停止建设的“禁建令”,海拔172米水位线以下的地方,原则上停止一切基础设施建设。

“本以为等一等就要移民了,而这一等,就是17年。”张培海说。

明廷松在1992年离开家乡怀家沟村,到外面师范学校上学,3年后毕业回到镇上教书,2004年调到镇政府党政办,负责镇上的移民工作。

明廷松说:“这17年来,我们镇与我离家时几乎没有变化。市里一位领导前年过来视察时说,这里比十年前还破落。”

镇上的各个村里一直没有任何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其他农村的“村村通”工程在这里被取消了。

“建了也白建,还是要淹的。”洪家沟村书记程时雨说。村里至今未通水泥路,一到雨天,泥泞不堪,孩子们上学要坐船到十几公里外的村子。

张培海家土坯房的裂缝不断增大,到了2008年,墙上的裂缝已经可以伸过手臂,但移民的命令还没有下。不得已,镇上给村里有危房的家庭发了救灾帐篷,张培海一家平时住在帐篷里,东西存放在老屋里。帐篷冬冷夏热,张培海一家在帐篷里过了两年。

2008年9月的某一天,让均县镇负责移民工作的明廷松松了一口气,他接到长江委的电话,通知他移民试点工程马上就要开展。

两次离乡

50年前为建丹江口水库,村民张培海一家已搬迁一次;50年后为南水北调他们再度移民

得知真要移民了,张培海心情又变得万分复杂。

虽说他已无法忍受村里恶劣的生存条件,但已经45岁的他也早已习惯当地相对清闲的劳作方式,春季收拾下橘园,夏季在淹落区———水库枯水季露出的大片肥沃平坦的土地,种一季芝麻,一年的收入就可保证有三四万。

而移民将来的生活,完全是个未知数。

“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毛头小伙了,适应能力差太多了。”张培海说,这已是他们家的第二次移民。第一次发生在1958年。

那年9月1日,丹江口水库枢纽大坝开始动工兴建。丹江口水库建成蓄水后,均县位于海拔162米以下的乡村、集镇、土地、山林和不及搬迁的珍贵历史文物永沉水底。

1959年,均县(后更名为丹江口市)县城迁至沙陀营,一座水电城市就此兴起。均县县城周围的农民被移民安置在襄阳、随州等地。当时全市动迁移民160448人,其中外迁71875人,市内安置88573人。

叶明成和张培海一家一样,也经历了两次移民。当时他14岁,被安置到随州安居镇肖店公社。

他无法理解父母为何一直掉眼泪。他看着家门外不远的均州古城一天天陷入汪洋,在水涨到家门外十几米时,他和父母邻居上了船。先是坐船,后是坐火车,辗转三四天,一家人才来到随州。

搬迁到外地的移民面临着完全陌生的环境,叶明成的父母种惯了旱地,到了随州改种水田,很久无法适应,一家人生活颇为清苦。一起移民到随州的邻居们变得异常亲密,“就像亲人一样。”

叶明成并不像父母一样天天念叨着想回去,但他很快意识到,作为移民便会失去很多机会,升学、当兵,甚至是招工。

1979年,叶明成娶了均县镇关门岩村的一个姑娘,把家和户口从随州迁回了丹江口均县镇。他买了条小木船,靠打鱼为生。

上世纪80年代前后,移民政策放宽,叶明成的父母也回到了均县镇,一开始是在水库边用芝麻秸搭了座棚子。

1984年,叶明成请全生产队的老小吃了顿饭,终于将父母户口落入了关门岩村,他们终于再次成为故乡的居民。第二年,叶明成的父亲去世,老人告诉叶明成,死在家乡,他没什么遗憾的了。

随着渔民的增多,叶明成开始尝试网箱养鱼,经过二十多年,他已拥有40个网箱,加上十几亩柑橘园,一年收入可达到20万元。

如今,叶明成又再度成为移民。

移民新居存在地面不平、房梁过低等问题,有些房屋只建好一半;宜城抽调人力加紧建设

2009年12月8日,宜城市的雷保中看着绵延1公里的车队———40辆大巴载人47辆卡车载货,驶向邓林农场。

在他看来,这些从洪家沟村搬迁来的移民颇为喜庆热闹。“大巴车扎着红花,放着鞭炮,拉着警笛,跟娶媳妇一样。”

但其实,这些均县镇移民直到宜城市招待的欢迎宴会上,心情才好了起来。

午饭很丰盛,“口味相似”,有“很多肉”。一位宜城市的领导做了简单讲话,张培海只记住一句,“来到这里,你们和本地村民是一样的。”

邓林农场本是襄南监狱的劳改场,为了安置南水北调中线移民,湖北省出钱买下这块土地,作为移民安置点。

从宜城出来向南,一路上几乎不见村落和人家,路两侧大多是起伏的荒地,有些地已经开垦出来。冬日下午的阳光把路边的树影拉得极长,狭窄的柏油路上,几乎看不到迎面的车辆。移民们的车队漫长而孤独。

刚刚30岁的张文新还保留着年轻人爱热闹的天性,他觉得“越走越荒凉。”

邓林是个小小的镇子,襄南监狱的管理处和附属机构仍坐落在这里。车队从这里拐上村间的水泥小路,十分钟后,邓林农场二分场七中队移民点出现在大家面前。

一片大荒地上错落地散布着200余座水泥二层小楼,小楼刚修好,没有粉刷,保持水泥的灰色。路全部是土路,施工仍然在进行,车辆扬起的灰尘蒙在迎接他们的当地政府官员和居民的笑脸上。各家各户门口的红对联是整片灰色中点缀的亮色,这是均县镇的官员们专程过来贴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