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林妙可与杨沛宜北京奥运前后人生
2009年08月06日 11:22中国新闻周刊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回忆自己在开幕式当天万众瞩目下的感受,林妙可的回答也印证了老师的介绍,“我还很兴奋,因为台下都有闪光,蓝乎乎的,一会往这边一会往那边……特别快乐”。

林妙可极好的镜头感也许跟父亲是摄影记者有关。2005年,林妙可5岁多时,经父亲的朋友介绍,参加了一个平面广告的拍摄,甜美可爱的外形立刻引起了专门物色童星的演艺公司的兴趣,从此开始了接拍广告的经历。

那时,林妙可的生活规律且充实。除学习外,她每周末会到少年宫学习舞蹈,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准备舞蹈和声乐考级,和同学不同的是,她很多的课余时间被演艺工作占据了。在父母看来,女儿喜欢表演,参加拍摄也是孩子接受锻炼和玩耍的一种途径。

林妙可比同龄的孩子身材略显矮小,语言和思维也稍显稚嫩。但小姑娘活泼外向,爱疯爱闹,每到一个剧组,总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女儿的沟通能力令刘喆平也颇感意外。每次遇到明星,林妙可就会拿着自己专用的本子,等在门口要签名,一副“铁杆小粉丝”的架势;她也有演员的另一个“潜质”:上车就能睡觉,下车就能很快投入。

多年参加各种广告拍摄活动的经历,使得林妙可说话和待人接物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大方与老练:“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小孩,从不怯场,人越多的场合越想表演。你问什么问题,她都能很得体地对答。”林妙可的声乐老师任勇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确实,面对生人或媒体,林妙可很大方,她会很自然地微笑对人,并与之交流。这在奥运之前,就是如此了。也许因为这些“世面”和“老练”,

也让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在杨沛宜和她之间做了选择。

时隔一年,当被问当时是否曾紧张没被导演选上时,10岁的林妙可回答,“候选人只有四个……最后如果不选我的话,我也不会不高兴,因为这个节目只有一个人上,很难去选,所以我很理解这个难题。”“老练”得连一旁的妈妈听了都感到意外。

承受“双簧”的误解

妈妈坦言,奥运之后,他们经过了一段痛苦不堪的日子,随着奥运余温渐渐退去,林妙可一家才逐渐从“假唱”的阴影中走出。

开幕式的当晚,“红衣女孩”林妙可的个人资料就迅速在各大网站、论坛转载,第二天,各大媒体蜂拥而至,关于这个“红衣女孩”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甚至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所有人都在追问这个可爱天使从何而来。

当年9岁的女孩迅速蹿红,被媒体冠以“谋女郎”“中国第一童星”等称号,成为国内最炙手可热的小童星。

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一家人疲于应付着。还没来得及享受成名的快乐,事情却出现了戏剧化的转折。

2008年8月12日,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在接受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专访中意外地透露,开幕式上那首震撼人心的《歌唱祖国》并非林妙可所唱,稚嫩真挚的声音来自另一个女孩杨沛宜。

媒体和网络也跟着转向,在他们的合力“塑造”之下,林妙可不仅被视为了“假唱事件”的始作俑者,更成了“霸占”杨沛宜“荣誉”的“说谎者”。

当时冲动的媒体和网民完全忽略了陈其钢同时说的另外一段话:“之前录制了两个版本,一个林妙可的,一个杨沛宜的,所以在演唱的时候林妙可并不知道现场放的是杨沛宜的声音。”

作为北京奥运开闭幕式导演组放在幕前的一个符号,孩子显然是无辜的。但当时却没人去想成人世界的暴风骤雨施予一个孩子的后果。不明真相跟风的公众们将“被愚弄”的恼怒全盘发泄在这个9岁的女孩身上。

为了保护孩子,林晖夫妇只能尽量屏蔽掉与此相关的所有信息。

但孩子有自己的小圈子,不久,刘喆平还是从种种迹象感觉到林妙可知道这件事情了,“有时正说得高兴,一提到相关的东西,她就低头不说话了”。

个人无法左右的“政治任务”

改变了女孩今后的生活的,是2008年4月时刘喆平偶然接到的一个电话。

刘喆平还清楚记得接到奥组委试声通知时,她正带着女儿林妙可在赶拍刘璇的MV。电话里,奥组委的工作人员清楚地说道:林妙可初选上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节目了,今天必须得过去试声,否则就来不及了。

刘喆平最初并没有特别在意,但工作人员一再提醒“你一定要珍惜,这是开闭幕式上非常重要的节目,不能错过的”,让刘喆平隐约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

思量再三,刘喆平还是试着跟导演商量赶时间拍完MV。于是,林妙可在大雨中跑了整整一下午后,下午4点多,爸爸林晖带着女儿直奔指定的音乐工作室试声。

许久之后,刘喆平才知道,林妙可是在此前参加谭晶的奥运歌曲《天空》MV时,被张艺谋看中,从而进入遴选程序的。

试声的过程很简单——弹了一段琴,唱了两个歌,事后,林晖才知道现场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师,便是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的原唱者常石磊。

6月中旬,林妙可接到了奥组委音乐工作室的通知。“说孩子过关了,希望明天安排面谈。并且通知我们,奥运会时家长不能陪同,必须要找妙可老师带着”。

这个消息让刘喆平又惴惴不安起来。“我当时最大的担心就是,那么兴师动众,万一到时候妙可没有上,该怎么跟学校交代。当时觉得奥运会太大了,不敢想这么大的事情会轮到我们头上”。此后两个月,这样的担忧始终萦绕在刘喆平和林晖心头。

犹豫不决间,刘喆平拨通了学校的电话:“刚刚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打电话了,我也不清楚什么角色选上妙可了,说让学校出个人一起开会。”

当时学校在忙着招生,但教务处老师还是很快向校长作了汇报。

第二天,在班主任的陪同下,林妙可和妈妈一起赶到了指定的会面场所。

第一次见面,刘喆平就明显感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计。

参加当天会议的共有三个小朋友,除林妙可外,其他两个都是校长亲自陪同前往。

会上,导演组首次明确了三名候选人要在开幕式中表演《歌唱祖国》,并且强调这个节目在整个开幕式演出中的重要地位。林妈妈至今还记得当时的紧张气氛,“布置的时候,完全是按照政治任务那样下达,出了一丝一毫的问题,要求学校负责。”到场的班主任也吃了一惊,回去立刻向校长汇报。

第二次开会,陪同老师由班主任换成了学校教务处主任。

与大人们的紧张煎熬相比,孩子感到的却只是开心和新奇,每次彩排,林妙可都会背起妈妈准备的双肩包,跟在老师后面,快乐地出门;在彩排现场,女孩最感兴趣的是仪仗队的那些军人们,每次休息,活泼外向的她都会跑到他们面前唱歌跳舞,卖力“表现自己”。回到家还喋喋不休地跟妈妈描述:“他们特别帅气,站的特别直,他们坐着都是这样直的。”边说边模仿着挺直身体。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林妙可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