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长子”铁西区的“死去活来”
2009年07月08日 15:44南方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几个小孩在北四东路的铁路上玩耍。铁西的名字与铁路息息相关,如今,纵横于各大厂区之间的铁路网已基本被拆除。

废墟

“我们进城后看到的几乎是一片废墟”

1949年3月,24岁的李守成平生第一次坐火车,从辽宁营口来到省城。走出破旧的沈阳车站,穿过烟囱林立的铁西区,他站在了沈阳化工厂(原满铁化工制造所)的大门前。年轻的农民李守成走了进去,变成新工厂的一名电焊工。许多来自山东、河北、浙江、安徽等全国各地,和他一样憨厚朴实的工人冲他微笑、点头,这些感觉一直伴随他,走过60年,如今成为一个84岁的老人。

李守成向记者回忆道,60年前的春节,他收到在化工厂做工人的哥哥的信,说沈阳解放了,工厂正大量招工,许多青年从四面八方涌向铁西,让搞过电焊的李守成也过来。

迎接铁西新一批产业工人的,是战争遗留的废墟。

“一座残破、贫困、饥荒的城市。”新中国第一任沈阳市委书记、市长黄欧东,这样回忆李守成等工人涌向铁西时的沈阳。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被中央从黑龙江派往热河省委(省会承德市)任职的黄欧东,途经沈阳,被在这里的李富春留了下来,任中共沈阳市工委副书记。当时沈阳的接管工作,由陈云领导还在紧张进行。

黄欧东忆述,国民党溃退后的沈阳,工业遭到重大破坏。号称“时代宠儿”的铁西区,大部分是手工业作坊和机器不多的破旧工厂。当时被称为最大工厂之一的金矿精炼厂(后为沈阳治炼厂),是一排低矮的小木房,里边安装着一些小泥炉。就是这样的工厂,也遭国民党的严重破坏。大至机器设备,小至木材、钉子,甚至房上的砖瓦、办公室里的桌凳都被变卖了。工厂开工的仅占5%,民营工厂残存的也只有1/3.

“我们进城后看到的几乎是一片废墟,到处是断壁残垣,蒿草丛生。后来驰名国内外的沈阳第一机床厂,那时还没有一台完整的机器。辽宁精密仪器厂,解放前还是旧中国关押爱国志士的监狱。”

国民党统治沈阳3年,工人们只能吃豆饼渣、麦麸子,做饭无柴,取暖无煤。解放初工人仍四处流散,生活困苦,10多万人没有工作。恢复生产成为城市接管后头等大事。

时任军管会主任的陈云,首先部署修复铁路。11月3日即修通四平到沈阳的铁路,到11月25日,每天有96列客货车进出沈阳,绝大部分工厂恢复了生产。

复苏

“叫工厂冒起烟来”成为最激越的时代口号

1949年秋季之前的春天,新工人李守成分明感受到,铁西正迎来激情燃烧的新岁月。而此刻黄欧东等却在深深思索,“我们面临的任务是,怎样去改造这一颓废的城市?”

沈阳市委提出了“发展生产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随之,工人中掀起大规模“护厂复工”和“献纳器材”的运动,“叫工厂冒起烟来”成为最激越的时代口号。

许多工厂成立工人纠察队,队员们夜以继日,巡逻在厂区、车间,保护工厂的每一台机器,每一颗螺丝钉。在长达近半年为工厂“献纳器材”运动中,上万工人把藏在家中的器材献了出来。据1949年3月底统计,在70多家企业中就收到献给工厂的各种器材7300多件,到当年6月,献纳器材一下猛增到7 .3万多件,价值18亿元(东北币)。

又一波“以厂为家”的热潮在复工后掀起。工人们把铺盖卷搬到厂里,吃住都在厂里,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那时没有报酬,更谈不上奖金,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如机床一厂的赵富有、橡胶三厂的刘景贵、轨钢厂的王延隆等,都是“以厂为家”的“英模”。

1949年下半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又作出“开展群众性的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的决定。沈阳第四机械厂工人首创4小时车一个“塔轮”的成绩,打破了日伪时期5小时的纪录。沈阳第三机械厂赵国有又通过技术革新,用50分钟创出更高的惊人纪录。据1950年1月统计,沈阳市创造新纪录的职工数达到1.3万多名,创造各项生产新纪录近6000项。而据当时4个月的统计,有5万多人创造各项生产新纪录达2万多项。

源源不断的工人涌向铁西,他们来自东北、山东、安徽、南方各地。仅沈阳重型机器厂,1949年底职工才654人,1950年增至2427人,1951年为3500人,1952年又剧增到5097人。

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铁西的工厂在全国率先复苏,并承担起“供氧输血”的任务。李守成所在的沈阳化工厂,恢复生产后的第一批烧碱、漂白粉、润滑油等,输往全国为各地工厂解了燃眉之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沈阳重型机器厂仅用19天就完成10万把军镐的制造任务,提前一天送到前线。

到“一五”期间,铁西主要工业企业有650多个,其中20多个名冠全国同行业之首。沈阳冶炼厂为新中国第一座重点有色金属冶炼厂,沈阳拖拉机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18马力蒸汽拖拉机,沈阳鼓风机厂成为全国第一家鼓风机制造厂,仅一个沈阳重型机器厂就为装备中国贡献了70个“第一”。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