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退役”十年 乡村难找活蹦乱跳的教师
2009年06月09日 14:02中国青年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中师“退役”十年 农村师资青黄不接

本报记者 洪克非

耒阳农村年轻教师出现断层

“基本上,口水都讲干了,学生喊我爷爷老师。”54岁的邓育成在湖南耒阳上架中心小学当了32年老师,身体一直不好,脑动脉血管硬化,一天上两节课就累得不行,记忆力下降、视力衰退,学生的名字都喊不出。

在上架中心小学,像邓育成这般年纪的老师占了一半儿。5月19日,记者在学校采访时,校长谢枭文正在为老师的身体发愁。学校总共65名教师,其中5个已经不能正常工作,其余60名教师中,还包括在后勤工作的3人,实际任课的只有57人。

从耒阳市区前往上架中心学校,沿途可以看到一辆辆拉煤的货车和一座座煤渣堆成的小山。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行驶一个多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进去难,留住难,教师年龄老化很严重。”谢枭文说,学校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僻,上架中心学校下辖有7所学校,26个班,993名学生。学校里50岁~59岁的老师共33人,占总数51%;40岁~49岁的教师占了28%,也就是说,这个年龄层次老师占到了79%,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总共只有4名。

据了解,这4名年轻教师,均是教师子女,经过培训和考试后进入该校,“其中有两名比较好,还有两名不怎么样,即便如此,他们也算学校里面的主力军了。”谢校长说。

不只上架中心小学一所学校有大量的“爷爷奶奶老师”,自从中等师范被“一刀切”以后,耒阳农村40岁上下的教师几乎出现了断层。“你可以招聘,但是来的人你想要的不多,能留下的也少。”教育局一工作人员称,愿意留下的常常是年岁已高的“本土”老龄教师。

然而,在一些乡村学校校长看来,老龄教师已经不适合继续教学了。

一名校长介绍,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也不会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比方多媒体电脑教学,“年轻教师能够把这些带到课堂并应用,一些老教师还是填鸭式教学”。而且,很多老教师身体也不行了,有些老教师上课中途常需要坐下休息。

另外还有一个背景,大部分乡村老教师都是原来的民办教师转的,学历不高,难以适应新环境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年轻教师因为学习能力强,频频获得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于是老龄教师在教学方面进一步老化。以三都镇中心小学为例,人数只占22%的年轻教师成为教学主力,而这个学校年轻教师的比例算是相对较高的。

于是,在“爷爷奶奶老师”唱主角的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日益加大,许多农村家长选择了撤离乡村。据《耒阳报》报道,城区公办小学学位缺口达7358个,初中学位缺口2346个,两者相加近万,一个班七八十名学生的“大额班”已经不是新闻。

当地一位官员向记者透露,他老家的村子里一户人家宁肯在城市里收废品也要带孩子到城里求学。“不论穷爸爸还是富爸爸,都想让孩子有受好教育的机会,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就他们这个群体来说,绝大多数孩子都在城区里读小学,初中高中则往省会长沙飞。

后果在高中阶段更为明显。耒阳三都中学校长李卫东说:“2003年时,学校还有1200名学生,这几年的人数是一年年下降,很多学生都进城读书了,农村与城里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这样的师资状况显然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教育部门却没有太多办法。耒阳市教育局人事股股长解释说,农村学校学生分散,按照班级安排教师,确实存在着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但以每个班的学生数量考核,又存在教师超编的情况。

城乡教育出现四个怪圈

耒阳的情况到了难以为继的边界。不断涌入的学生让城区教师苦不堪言,并带来一系列问题:校园面积狭小,学校安全隐患突出;学校人满为患,学生身心健康受影响,教师工作负荷沉重,这些已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孩子与其说是受教育,不如说是遭罪。”耒阳教育局局长王宗江说,城区学校班额达到了70~80人,最多的有108人。有的老师只能利用扩音器来上课。

矛盾的加剧在2009年初的市人大会上得以宣泄——一号议案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关于加大教育投入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议案》。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袁延文表态说,扩大学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加大投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决定投入1000多万元扩容改造13所城区学校,新建、兼并、整合一些中小学。

相比增加教育投入,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让教育部门负责人更为担心。耒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李乙平在今年政协会议上提出的一份建议称,2008年底,耒阳市教育局对全市农村小学教育状况进行摸底,重点调查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以及人员补充等情况,发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日益严重。

耒阳市现有农村小学教师4343人。全市农村小学教师处于“教学黄金期”(31~40岁)的只有790人,仅占18.2%;51岁以上的教师却多达1941人,占了全市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47.6%,几乎占了整个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半壁江山。同时,在51岁以上的1941位教师中,53岁以上女教师达94人,58岁以上男性教师达281人。这表明近两年内耒阳市将有375名教师退休。这将进一步导致耒阳市农村小学教师青黄不接的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耒阳市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于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语文、数学之外,其他学科也进一步得到重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要求开设英语和综合实践等课程,这些变化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耒阳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语文、数学教师占总数的89%,而音、体、美、英语、信息等其他学科教师总共只占11%。由于教师学科结构失衡,致使绝大多数农村学校的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课程不得不安排非对口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升。

同时,在耒阳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占33.4%的是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往往年龄偏大,虽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但知识结构与现代教育改革和创新要求有一定差距;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1448人,约占33.3%,目前,这部分人有的已经拔高使用担任初中教师,有的正挑起全市农村小学的教学重任;以补员、军转、双招等方式进入教师队伍的1445人,约占33.3%,尽管他们通过函授或自考方式提高了学历,但由于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素质参差不齐。

“现在形成了四个怪圈:城区的堡垒圈,周边的挤压圈,交通发达不平衡圈,边缘山区的奇缺圈。”王宗江说,考虑到现在初中教师多一点,就安排初中的一部分教师下到了小学,根据不同区域,对口支教;从比较富裕的乡镇,抽派优秀的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到缺编的学校支援、对接。经济待遇上也是适当的补助,每个月100元,学校也给支教的教师适当的补助,一年后,在评优上还会倾斜。

据悉,这几年耒阳招考了100多名教师,并且从30多个乡镇采取了抽选好的初中生进入高校定向委培5年的方式来运作。但耒阳市教育局一官员承认,效果不是太理想,一个是农村教师这几年要退休的人数太多,而委培的人员比起以前的中师学生素质有差距;而且5年制小教大专班周期长,现阶段的燃眉之急也难以化解。

<< 上一页12下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洪克非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