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工村的生态群像:留守儿童达8万名
2009年02月09日 10:20新京报 】 【打印

一些人情世故的开销,也让他们感觉不安。

“我都不敢回来了。”孙大春腊月二十八从杭州回村,不到三天,买年货走亲戚,就花了2000多块钱。两个孩子上技校,还得花钱。此前连续三个春节,他都没有回村子过年。来回路费贵不说,人情往来太厉害了。

村子里几个月薪超过3千元的年轻人,都是在青岛的电镀厂打工。天天接触重金属,他们明知道毒素会在体内沉积,不过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他们看来,即使挣来更多的钱,自己作为农民的命运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一条鼓励创业的短信

孙亮不知道创业该从何创起,过完年,他将继续背上行囊,到沿海去碰碰运气

大年三十这天,孙亮接到一条当地移动公司的短信,说政府为本地务工人员,制定了种种优惠措施,“欢迎回故乡创业”。

短信没有讲究竟有哪些措施,孙亮也懒得问。

而根据媒体报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邓州返乡农民工人数在15万以上。该市积极开辟创业、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三条“绿色通道”,力助返乡农民工再次就业,扶持携带一定资金返乡的农民工投身种植、养殖业,简化工商营业执照的办理手续,优先为他们办理每人不低于2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

在孙亮看来,在村子里,大家都想创业发大财,却不知从何创起。

村里只有两家养鸡场,十里外的镇上,做小生意的都挤破了头,没有什么空间留给这些更偏远的农民。村里没有矿藏,附近也没有工厂,除了没受污染的小河和明澈的星空外,这里没有太多可以向外乡人夸耀的东西。

村里150多个出外打工的年轻人,靠着亲戚朋友的帮忙介绍,多是去广东的一些服装厂、玩具厂工作,也有人到青岛的电镀厂打工。

金融危机使得在外地从事轻工业的打工者都发觉,钱越来越难挣了。村子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打工者,是在南方失业后返乡的。他们有的想再出去碰碰运气,有的只想在老家避避风头。

从事重工业的也不例外。孙大春以前在的翻砂厂,在去年下半年,工作量就越来越少。“老板说是金融危机闹的,我不懂啥危机,钱挣得少,我就换厂子。”

年前,孙大春蹲在人群中,跟村南头几个年轻人聊挣钱的门路。那几个人在广东好几年都没回来了,这次回来,却是待业之身。

“要是去年春上,我在那里的翻砂厂介绍进去十个八个没一点问题。今年,我不敢打这个包票。”孙大春深深吸了口烟。

与城市人对失业的敏感不同,这些出去打工的农民工有着随遇而安的朴素想法。

孙亮离开南方时,是失业的,再回去是否能找到工作?“应该可以吧,我弟弟还在那里呢。”

但他也不敢过于乐观,在他打工的惠州黄埠镇,鞋厂倒闭了三分之一左右。倘若继续倒闭下去,“我也只好换个地方了。”

孙亮打算过了正月十五把婚事办了以后,将继续背上行囊,到沿海去碰碰运气。

他们美好的期望,就像门上新贴的对联,一年接一年。

(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