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哈尔滨信访学校:把上访者接回来
2008年10月14日 11:58瞭望东方周刊 】 【打印

探访信访学校

在上访人的世界里,人就分两种:一种上访,一种不上访

《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王立三/黑龙江哈尔滨报道

“北京的人气很旺,我们得减缓北京的压力,为政府分忧,把上访者接回来,尽可能把案件在我们这里处理。

”哈尔滨市信访办副主任郭继斌对《望东方周刊》说。郭所说的“这里”指的是哈尔滨信访学校。

这所成立于2006年5月的特殊学校,虽然一直很低调地开展着工作,但却一直受到外界的关注。

滞留

哈尔滨的这个初秋并不冷,但有风。

在哈尔滨市信访学校里的李滨菊焦躁不堪,晚上睡不着,她会拉住责任单位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法院派来的陪护人员,对他们大声背诵法条。

“恶意诉讼”、“物权法”、“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遗漏主体”、“执行回转”这些法律术语从68岁的李老太太口中不间断地跳出。

她告诉《望东方周刊》:“我儿子一件简单的离婚财产纠纷案,受人为因素干扰,搞复杂了,黑龙江的三级法院审几圈都没审明白。”

八年不能止歇的上访脚步,让李滨菊备感无奈和凄凉。对她来说,这场已经耗时八年的纠葛,就是一场苦斗。

李滨菊不断地游走在希望与失落之间。她偶尔鼓励自己,“要相信政策,要相信党和政府,公平正义的来临只是时间的问题。”当她细数自己的一把年龄,失落的情绪会弥漫自己的整个世界,“我都68了,再过两年就70了,还打官司呢。”

想到这些,滞留在信访学校里的李滨菊便愈加烦躁。

她告诉《望东方周刊》:“我绝食过两顿,后来饿得实在不行了,我高血压。”

这个问题,她向信访学校的领导提出过:“我有高血压,要去医院看病。”责任单位道里区法院派车派人,带着李滨菊先后两次去医院就诊,给她做了最全面的检查。

看病的费用谁出?“当然是他们(道里区法院)出了。”李滨菊说。看过病后,李滨菊又被带回信访学校。

李滨菊来到哈尔滨信访学校是在8月14日。

8月13日,代理儿子吕东阳离婚财产纠纷案的李滨菊拿着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驳回再审通知书》,到最高人民法院申诉,请求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再审。

出门后,李滨菊被劝返到“久敬庄接济服务中心”,之后,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法院派车把李滨菊接回。她向《望东方周刊》回忆说:“他们先用车把我送到沈阳,一个人开车,一个人陪着。到沈阳有人接,换车,把我拉回哈尔滨。”

8月14日下午5点半,哈尔滨市道里区法院送李滨菊到哈尔滨市信访学校。

李滨菊向《望东方周刊》讲述信访学校的一些情况:“吃的住的都挺好,就是不让回家,一天到晚道里区法院派三个人看着,白天一个,晚上两个。后来熟了我们也聊天,也一起看电视。”

据《望东方周刊》了解,这段日子,哈尔滨市信访学校没有开课。信访学校也曾协调法院和相关部门,希望把李滨菊上访的事化解。

8月28日,李滨菊在写下一份“两个月之内不到北京上访”的保证书之后,被责任单位送回家。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王立三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一热点图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