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妇卖血感染艾滋病病毒,面对巨大“灾祸”她向副总理写出求救信
在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近艾滋病患者,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与接触,感受他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走近一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村妇,在生死关头鼓起勇气向共和国副总理写信的故事。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有7名感染者的C乡,到了事先约好的采访对象家。迎接记者的是一位41岁的村妇,从憨实的表情和劳动带来的强壮身体来看,她怎么会是艾滋病病人呢?
为生活她感染了艾滋病
从热情的握手来看,这个布满老茧的手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冷漠和隔阂。经过寒暄之后,翠英(化名)流着泪给记者讲述了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辛酸经过。
1986年翠英和丈夫结婚,因为丈夫的兄弟较多,原本贫困的生活因为分家而越发拮据。1990年他们的第三个小孩出生了。当时,翠英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她决心跟着别人一道偷着卖血。
翠英告诉记者:“为了三个娃娃不挨饿,我第一次抽血500毫升,血站给了我45块钱。一下能挣45块钱,当时觉得很划算。”此后,虽然血站要求他们这些偷着卖血者一个月只能卖3次血,但她和许多村民一样,通过给血站相关人员送“礼”后,几乎每星期卖一次血。翠英在5年的时间里,卖了20多次血。就这样,翠英也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背井离乡讨生活
2003年11月,根据省、市政府部门的要求,全县既往卖血的1140多名农民进行了拉网式的艾滋病病毒检测。翠英被查出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她想到了死,但是,三个孩子怎么办?留在村子里,她承受不了的就是全村人的歧视和风言风语。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她把3个孩子托付给娘家,变卖农具和家畜,出租土地。2004年2月踏上了新疆的客车,她要在新疆隐姓埋名打工,永远不回家。夫妻俩在新疆的一个工地上找到了工作。两月的煎熬,丈夫出现了心脏病,因为没钱治病,只好在新疆硬撑着。
信帮她重新回到了家
她在无助的情况下,向国务院副总理写信求救。当该县卫生局收到卫生部办公厅转来翠英的信件时,生怕遭歧视的翠英夫妇已经外出三个多月了。经过联系,县卫生局、疾控中心的领导在电话中讲述了党和政府对预防艾滋病的许多优惠政策,并且绝对为艾滋病人及家属保密。2004年6月,翠英结束了在新疆的苦旅,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儿女身边。
回乡后,翠英与其他9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再次做了全身检查。随后的日子里,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帮翠英消除了心头的阴云,并在晚上给她治病。在极其“保密”的环境中,翠英一家人的生活恢复了正常。
她的生活又有了阳光
国家的“四免一关怀”等政策实施后,从2004年10月开始,翠英家每月领到100元的补助,而且教育、扶贫办、农业等部门积极采取帮助措施,送去种子和日常生活所需的米面。翠英将政府补助的钱积攒起来,再从银行贷款,购买5头肉牛开始喂养。利用林业部门的免费苹果树苗,进行果树栽植。到了2005年秋翠英养殖的5头肉牛出栏了,出售获利3600元,2006年收入近万元……
在结束采访之前,翠英告诉记者:“能坚持活到今天是党和政府的恩情,是卫生疾控部门亲人们关心的结果。三年前我没有死,如今不怕艾滋病了,再活十年八年不成问题,到那时我的娃娃都大了,即便死了也就没啥牵挂了……”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编辑:
刘彦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