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风是第一个加入早报教育QQ群的家长,在群里,她一直是个活跃分子。
几年前,她还是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一名英语教师,有个聪明的女儿,小学二年级自学完小学数学。但她觉得,当时女儿周围只关心考试成绩的氛围,不利于女儿成长。于是,她辞职,坚定地实践她的理想:给女儿寻找可以“对话”的人。
从去年4月份开始,在她周围,有14户家庭的家长聚在一起,成立了一个“高端帮团”。刘军风表示,她愿意为优秀的孩子寻找与之匹配的“朋友圈”,而“圈内”的父母们,都致力营造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们互相引导着,快乐地学习,创新地学习。
刘军风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给孩子塑造高端、宽阔的视野。这个“帮团”在家长群中名气不小。
昨天,记者参与了他们的一次活动,体验他们的教育模式。
四年级孩子休学在家父母教
活动地点在彩虹城一户人家里,参加者是4户家庭的父母和孩子。
家长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东道主璐璐家,父亲是教英语的,妈妈是全职太太,大量时间用来研究家庭教育问题。而小主人璐璐,四年级休学,由父母在家教。
记者很惊讶:“孩子不上学,没有伙伴怎么办?”
妈妈说,璐璐不缺伙伴,因为经常有别家的家长带着孩子登门造访。
大家包着饺子,璐璐读着英语:“Camouflage就是伪装。就是像迷彩服一类的。”她开心地把英语书给其他孩子看,“这个单词特别有趣。”
可可妈说,璐璐很喜欢音乐,琴弹得好:“我女儿现在跟着她,也很喜欢音乐。我们从孩子身上学习怎样当个好妈妈。我觉得通过不断活动和交流,我的行为有了很大改变,这在无形中又影响了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
璐璐爸解释:“其实营造这些玩的氛围就是让孩子慢慢‘上当’学习。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但实际上已经学了很多知识。”
刘军风的女儿,初一女生妍妍说:“前几天,我们6个小朋友一起去看美术展,其中有个小朋友的妈妈是艺术家,边看画展边给我们介绍工笔画的技巧,如何鉴赏画等等。对了,上次Mike爸爸还带我们去大学看人体标本,怪吓人的。”
“创新学”、个性化操作,都是学校里没有的
刘军风认为,孩子大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该进入一个“帮团”时期,这个时候同龄人对同龄人的影响,往往要大于成年人对孩子的影响,这个年龄段同伴之间产生的帮扶教育效果会很好。
她也有自己的烦恼,女儿小学二年级就学完了小学数学课程,自学能力很强,但她觉得女儿可能会没有同伴圈子。
刘军风说,其实最早成立“帮团”是几个孩子早慧的家长提出来的,“我们的目的就是想给他们营造一个同伴圈子,这些孩子太过早熟,同龄人交流就会少。现在有两个小孩托管在我这里,成绩都在年级前十名,各方面比较优秀和聪明。”
“帮团”里有各种家长,都能给孩子带来惊喜。
前阵子在浙大访学的陈爱玲教授加入“帮团”很凑巧:“有一天,我女儿和刘军风女儿都生病了,在同一家医院看病,我们就搭起话来,说到‘快乐教育’,相见恨晚。”
从那时起,陈爱玲不但经常带孩子到刘军风家,还结合自己“创新学”的背景,给所有的孩子上“创新学”课程。
“帮团”中另一个“技术骨干”是男孩Mike的爸爸——杭州师范大学的一名理科教师。
妍妍说,Mike爸爸最擅长带着大家玩实验,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给果冻换颜色”。
Mike爸爸先和大家把果冻煮开融化,然后用各类化学试剂配颜色,和果冻融在一起。
有的人加了含铜离子的试剂,果冻就绿了,有人加了荧光粉,果冻就变亮了……
妍妍说,学校也给大家做实验,不过设备不一定有,而且也不会允许大家这么个性化操作,有些知识环节老师不会面面俱到。“还有像高中的单体银提取,硫酸铜的制取化学式等等,我们现在都做过了。”
一个孩子学和一群孩子学的差异
“一个孩子和一群孩子的学习效果,完全不一样。我以前从来没给我的孩子单独讲过什么创新学,后来要给一群孩子说创新,我特别用心去备课。因为我觉得这么多家长都在为大家的孩子付出,自己要做得更好。”陈爱玲觉得,这是许多家长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的一种合作式教学。
“我孩子原来不喜欢做家务,在刘老师家一群孩子是一起洗碗的,结果她现在天天在家都洗碗。”陈爱玲说,让孩子自然而然去接受家务活,像这种同伴在一起的乐趣是大人无法给他们创造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杨影
编辑:
谢灵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