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教师手持政府“空头支票”讨薪十年(图)
2010年02月04日 09:43时代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南兴镇南渡村、港东村、梅田村,不乏与苏华文同批被辞退的民办老师。同样,他们也没能拿到辞退费。

在南渡村,46岁的符泽盘如今生活陷入了困顿,6个孩子、妻子和88岁卧病在床的母亲至今住在三间茅草房里。他的女儿符晓斐说,十年前符泽盘从讲台上退下来,心情非常郁闷,因为顺利通过转正考试的他最终没能转正。“当时我家就剩下妈妈手里的5元钱,连买菜都不够。我只好出去当保姆,每月能有300元,那时我才12岁。”符晓斐说着,眼睛就红了。

尽管急需钱以纾解困境,但符泽盘说,他对那笔辞退费不抱丝毫希望。

曾是村委会会计的苏国统告诉记者,2000-2003年,山尾村曾按人头每人每年收取30元教育附加费(2000年之前为20元),并统一上缴到镇财政。但南兴镇教办主任陈泽解释,由于镇财政紧张,教育附加费已用于各学校的基本建设,根本无法支付辞退教师的补偿费。“只有通过上级财政拨款,才能解决这问题。”他说。

雷州市教育局长林涛对此的解释却不尽相同。“2000年那批辞退教师的补偿费其实都安排好了,每个人该领多少钱都计算好了,也通过了人大批准。但那些教师都不愿意领,因为他们要转正。”他在电话里说。

对此,被辞退的老师们纷纷表示不解:“既然安排好了,为什么从来没有通知我们去领钱?既然没有通知,怎么知道大家不愿意?”

隐性欠债

“那是因为上访。”关于不愿意领钱的说法,2000年也遭辞退的王昌尧解开了谜底。

“2000年被辞退的那批老师觉得不公平,多次组织代表到雷州市、广州市甚至北京上访。在这过程中,他们有转正的要求,却被解读为‘不愿意领钱’。”王昌尧分析。

一名自称姓陈的老师就是“上访专家”之一。2006年,他以雷州600多名在编民办教师的名义,给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德江等领导写信,反映被辞退教师的集体诉求:希望得到公正对待,或解决转正问题或给予相关的福利待遇。

一年后,还是这位陈老师,又组织了一次在广州的上访。他回忆说,上访当天,他打电话与几个教师朋友约好,到广东省教育厅前抗议。他们最终得到了接待,雷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同时也被请到广州,双方开始协商,最后达成协议。2008年,通过考试取得公办教师资格的这位44岁的陈老师,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涯,就像其他一起上访的老师那样,重新回到了三尺讲台。

然而,幸运的大门并未对每个被辞退教师敞开。60岁的王昌尧曾先后是南兴镇四所小学的校长。而他不能转正,仅仅是因为没有档案。1987年,小学老师王昌尧被借调到南兴镇港东管区当干部;6年后因为教育工作需要,又被调回学校任校长,但档案并未随之转移和建立。2000年,错过1997年转正机会的王昌尧被辞退。

与王昌尧有相同经历的老师,南兴镇还有6名。最年轻的王汝桑也符合考试转正条件,却没有机会。

“代课(民办)教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让他们退出时一定要给予合理补偿。事实上,政府与已被辞退的代课和老民办教师之间存在隐性欠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像雷州地区这样补偿费拖欠了10年,说到底还是社会管理出了问题。

“若是地方财政没法解决补偿费,理应由省财政甚至国家财政支持,这已经不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民政和财政部门,需要全社会通力配合。”储朝晖说。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