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拉小提琴6年获省二等奖 但是妈妈还是不满意
好累 10岁琴童刀割手指
10岁男孩姚乐获得过江苏省小提琴比赛二等奖,曾多次在学区、市级演出中登台,在南京某小学就读的他,因为一双能把小提琴拉出天籁之音的修长手指,被学校同学羡慕地称为小明星。
不过,这样一个音乐小天才,却被发现划破小姆指自残。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各方面看起来都让人羡慕的小提琴手做出了自残的举动?昨天,记者采访了姚乐的班主任,接触到小姚乐自我伤害的原因所在。
小提琴手关在房里刀割手指
早上第二节语文课下课,四(2)班的小朋友都跑出去玩耍,只有小姚乐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好朋友小磊注意到他的闷闷不乐,询问他怎么了。没想到,姚乐却告诉他,自己觉得生活很没意思,觉得死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话把好朋友吓了一跳,追问之下,他伸出了包着纱布的手指,并有点难过地说,他昨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出刀子把手指割破了。姚乐说:“我被妈妈训了,觉得很气不过,觉得她为什么总是对我那么凶,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不能换回她哪怕一句表扬!我本来想把小姆指割成残废,气气她,我心想小姆指残废了,只不过不能练琴,也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不过,当鲜血从伤口滴下来时,姚乐却突然清醒了,他害怕起来,连忙扔掉小刀,失去了继续自残的胆量。
看到姚乐一整天情绪低落,本来就对他的情况比较熟悉的小磊思来想去,担心好友会出事,最终偷偷地把此事告诉了班主任刘老师。
孩子:“我很努力了,妈妈却总批评我”
听说情况后,班主任刘老师震惊之余也感到难过。他告诉小磊不要把姚乐的情况告诉任何同学,以免同学们的异样眼光再刺激到他的情绪。上自习课时,刘老师单独找姚乐进行了一番长谈,终于了解了孩子自残的原因。
原来,在企业上班的姚妈妈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但因为小时家庭条件不好,姚妈妈没能学会任何乐器,但她惊喜地发现小姚乐刚会说话时就能很快学会大人教的各种儿歌。母亲的音乐梦想再次在小姚乐身上萌发了出来。
姚乐4岁开始被妈妈送去小提琴辅导班,如今已经学了6年整。他从一开始的不懂如何持琴到如今频繁参加各类小提琴大赛,获得过江苏省小提琴大赛二等奖,并在南京的小提琴比赛中拿过不少名次,其间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学琴以来,姚乐每天的生活都与小提琴分不开。一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作业少,他每天仍然能拿出足够的时间练琴,同时还能很好地兼顾到学业。上了三年级以后,数学的难度突然加大,课程安排上增加了语文写作和英语,但妈妈规定他练琴的时间每天仍然要保证在3小时以上,小姚乐在学业和拉琴的兼顾上越来越疲惫。
不过,虽然他练得非常努力,还被学校和老师封为小明星,却换不回妈妈的半点表扬。姚乐告诉老师,妈妈总认为他做得不够好:他比赛拿了二等奖,妈妈没有说要奖励,反而要求他下次要捧个一等奖回来;他把新学会的曲子拉给妈妈听,妈妈要么批评他表情不到位,要么就讲琴声还不够悦耳,还经常跟别人讲他的学习成绩太普通。再加上他之前曾落选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选拔,妈妈在失望中狠狠批评过他一顿,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这次因为一点小事,他一时气愤才会拿水果刀割手指,就是想用自残的方法让妈妈后悔。
老师:妈妈的付出也很多
记者试图联系上姚乐的妈妈了解更加详细的情况,但对方已不肯再提此事。实际上,记者从姚乐的班主任处了解到,姚乐只是一时气愤,并不是真正想轻生。他划破手指之后,在房间里第一个大声喊的人就是妈妈。看到儿子小姆指的鲜血一滴滴往下淌时,妈妈又心疼又气愤,她马上找来纱布,帮儿子小心翼翼包扎,带他去医院检查,还答应儿子三天内可以不用练琴。作为班主任,刘老师既气愤姚乐妈妈的做法,又能理解作为一个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态。据他透露,每一次姚乐上小提琴课,都是妈妈陪着;回家来每天的练习,也是妈妈在旁边监督。为了姚乐既不耽误学习,又能参加小提琴的各种比赛和演出,姚乐妈妈经常往学校跑,向老师请假,还主动找来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请他帮助姚乐补习落下的课程。
刘老师说:“找老师、选琴、准备考级和比赛,姚乐的小提琴如果拉出了一点成绩的话,他妈妈的付出一点不比孩子少。”她当天便找到姚乐妈妈,希望能让这位母亲明白,他的教育方式已经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
妈妈:大师也是被逼出来的
刘老师认为,按照姚乐的小提琴特长,上一所不错初中的特色班应该没有问题,可他妈妈并不满足,非要他上中央音乐学院的附小。记者了解到,中央音乐学院培养出吕思清、郎朗等一大批音乐人才,上了附小就表示一只脚已经踏进音乐世界的大门,但该校面向全国招生,竞争异常激烈,孩子临场发挥不理想落选也在情理之中。
谈话之后,姚乐妈妈表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太过偏激,她承认自己的心态太急躁和功利,“总想让他做得更好,却忽略了他其实只是一个孩子。”姚乐妈妈向老师保证,以后会多看孩子的优点,多鼓励一点,少苛责一点,重新帮助姚乐树立起对自己的爱和信任,努力把他培养成小提琴方面的人才。
不过,姚乐妈妈也坦率地对老师讲,孩子还太小,比较贪玩,小提琴又是最难学的乐器之一,她以后还是会逼姚乐练习的。她还对老师说,“意大利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也是被爸爸逼着练出来的,听说他一天要练十来个小时,练不好爸爸就不给他饭吃。要不是爸爸的严格要求,他不可能8岁就写出小提琴奏鸣曲。”姚妈妈认为,每个小提琴家的诞生,背后都有一个严格的父亲或者母亲,不逼的话孩子的技术恐怕得荒废!不过她也表示,以后在“逼”孩子的时候,尽量多采用正面的表扬方式,不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文中孩子姓名为化名)
现状调查
南京琴童一般只学到三年级
寒假已至,家长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各类钢琴、小提琴兴趣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京学习乐器的琴童越来越多。在某钢琴培训班上课的陈姓老师告诉记者,上两个星期,因为寒假开始,他班上报名的人数激增,他临时增加了一个班,老师人手不够,以致他不得不到处找自己大学时的老同学过来帮忙。
陈老师也发现,琴童中有80%左右的孩子是幼儿园中班到二年级的年龄段,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初学时,家长的积极性非常高,但一学到三年级,孩子们就一个一个地“蒸发”了。“每年寒暑假的时候都要增班,可学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又一个个都走了,我又得并班。”陈老师说,这也是他为什么不肯招老师的原因,“孩子们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没必要为此专门招老师,找几个熟人来临时帮帮忙就行了。”
用老师的话说,家长学乐器的积极性是来的快去的也快。为什么一到三年级家长就让孩子放弃乐器?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三年级是孩子小学阶段的转折点。这个阶段孩子的数学难度加大,开始学写作文,接触英语,课业压力也突然增强。一般情况下,一个孩子至少报两到三种兴趣班,再算上新增加的奥数和英语辅导班,家长们不得不作出权衡,纷纷放弃各种乐器班,让孩子把重点转移到奥数和英语上来。一位老师就告诉记者,他班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四年级以下的,有的到了三年级虽然没有放弃,但死撑了一年,最后发现兼顾不过来,四年级时还是忍痛割爱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