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眼泪,愤怒的谴责……每一次无辜的生命成为社会对峙的牺牲品,每一次都会有那些有无数个为什么的追问。对于本周的莫斯科地铁的爆炸案,为什么一个青春年少的17岁美女,会用自己的生命来谋害更多无辜者的生命?为什么在俄罗斯铁腕反恐很多年之后,还会出现如此惨烈的袭击?
与过去相比,英国《经济学家》说,经历过多次恐怖袭击的俄罗斯这次应对得更好:没有恐慌,医疗救助及时,紧急部门合作良好。“甚至连俄罗斯政府都变得更加人性化。梅德韦杰夫总统默哀一分钟,并且访问遭受爆炸的地铁站并献上自己的鲜花。”《经济学家》说,在一个领导人惯于在灾难时刻消失的国家,这寓意深长。
这次袭击让俄罗斯的北高加索问题再度成为国际媒体的关注焦点。俄罗斯的《莫斯科时报》甚至怀疑,在过去这么多年,受到官方控制的媒体减少了对北高加索暴力事件的关注,“这可能是在故意粉饰太平。”因为在该报看来,反恐得力一直是过去普京执政的政绩,而这样的粉饰有利于塑造这样的政绩。《经济学家》说,尽管这里经历了两场车臣战争,尽管这里有卡德罗夫的铁腕,尽管还有普京“把恐怖分子抹成狗屎”的信誓旦旦,但这里的动荡,还是从车臣扩散到了周边的共和国。
《洛杉矶时报》的评论更说,扩散的暴力包括绑架、暗杀、自杀式爆炸、汽车爆炸,甚至武装分子与安全部队进行的持续交火。武装分子人数越来越多,一些外国武装分子也在不断加入。
在这样的局势下,俄罗斯政府自然有充足的理由,在第一时间断定实施袭击的武装分子来自这一动荡地区。但推论却并不一定能代表证据。安娜·阿帕布姆在《slate》杂志的专栏中就提出,俄罗斯警察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谁是袭击者?“警方得出结论的速度让我惊讶,难道不需要对证据进行法医鉴定就可以从拥挤的车厢找出那个携带了炸药带的人吗?”她希望,警方能够向公众拿出具体的证据,就像如果在纽约发生了袭击,她会同样希望的那样。
在几乎所有人都习惯以最简单的方式来寻求对事件的解释之时,安娜的怀疑似乎显得多余。但正是这样的简单化思维,让政治势力对恐怖事件有了利用空间。恐怖主义在美国、西班牙在英国都曾带来政治的改变,俄罗斯也是如此:正是1999年的袭击,帮助普京走上权力顶峰。因此,如果能让只有3分钟热度的公众与传媒保持更多追问:为什么一个17岁的人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青春?俄罗斯的反恐战略是否需要调整?只要这些追问不会轻易因新事件出现而被遗忘,安娜多余的谨慎也就有了价值。
《洛杉矶时报》说,北高加索的动荡有着其复杂的原因。俄依靠腐败的地方精英,安全部队收取贿赂以及拷打,这都加剧了紧张。同时,在印古什,失业率超过了50%。很多年轻人没有工作,没有希望,眼看着自己的亲人在警察的追捕中被消失,甚至他们自己就遭受过警察与士兵的虐待,这让他们一部分人走向激进。而这,正是俄罗斯需要解决的问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刘灏
编辑:
郭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