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奥巴马四国行收效几何
2009年06月09日 08:14新华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6月6日,在距离法国西北部城市卡昂50公里的滨海科勒维尔美国士兵公墓,(前排从左至右)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王储查尔斯、英国首相布朗、加拿大总理哈珀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参加盟军诺曼底登陆65周年纪念仪式。法国与美国当日在滨海科勒维尔美国士兵公墓举行仪式,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5周年。法、美、英、加等国的领导人以及200多名曾经参加诺曼底登陆的老兵等约9000人出席了纪念仪式。 新华社/路透

新华网华盛顿6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赵毅 蒋国鹏) 美国总统奥巴马7日结束了对沙特阿拉伯、埃及、德国和法国的访问。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这次为期6天的中东和西欧之行,意在表达美国期望同伊斯兰世界改善关系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以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5周年为契机,宣示美国将加强与欧洲盟国的传统友谊与合作。

考量:沙埃各有侧重

奥巴马对沙特和埃及的访问开启了他自今年1月上任以来的首次中东之行。他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国家,是因为它们在中东地区的地位举足轻重,影响力至关重要,如果能够获得它们的支持与合作,对美国中东政策的推行裨益良多。对于奥巴马政府而言,沙特和埃及特点和作用不同,因此奥巴马的访问在聚焦与伊斯兰世界修补裂痕的同时,还表现得各有侧重。

在沙特,奥巴马首先强调访问沙特这一伊斯兰教发源地的特殊意义;其次,他看重沙特作为欧佩克第一大原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此基础上,奥巴马将沙特视为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在全球反恐战争及处理地区事务中与美国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盟国,并且热切希望听取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关于中东热点问题的见解。

相比之下,奥巴马对埃及则抱有更大的期望。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说,奥巴马之所以选择访问埃及是因为“埃及在许多方面代表着阿拉伯世界的心脏”。通过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会晤和在开罗大学发表针对伊斯兰世界的演讲,奥巴马试图站在国际战略合作的角度,再一次表达新一届美国政府希望与伊斯兰世界减少误解、增进合作的愿望。以他所言:作为美国总统,他将把消除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偏见作为己任,实现双方在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新开端”。

媒体注意到,奥巴马结束埃及之行后,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又于6日开始对埃及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重点同埃及政府官员讨论提升美埃两国合作水平、加强双边关系等具体问题。

6月5日,在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美国总统奥巴马(左)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新闻发布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结束埃及之行后于4日晚间抵达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开始对德国进行为期不到24小时的短暂访问。新华社记者罗欢欢摄

声音:口惠还须实至

应该看到,奥巴马在开罗的演讲,加上其入主白宫以来发表的一系列释放诚意和善意的讲话,对于化解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同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紧张关系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根据本月初美国公布的一份民意调查,奥巴马与一年前的布什相比,其在埃及和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中的民意支持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

然而,当奥巴马一再宣传其新的中东外交主张时,媒体舆论也不乏更进一步的点评。

一些媒体认为,奥巴马调整外交表态的做法固然受到外界的欢迎,但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政府能够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真正修补布什时期美国和伊斯兰国家之间的裂痕。

《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认为,奥巴马在开罗的演讲是重要的,但仅有“讲话是不够的……我们非常同意他所说的,人们已经了解了和平方案。我们正在等待他宣布把和平进程推向前进的行动计划”。

期待:欧洲盟友支持

德国和法国同为北约重要成员,更是美国开展国际反恐、确保国土安全的重要合作伙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诺曼底登陆65周年之际,奥巴马应邀访问这两个国家,除了向世界展示绵延半个多世纪的美欧同盟关系外,更主要是利用相互间的传统友谊,协调彼此处理包括反恐、中东问题、伊朗核问题、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气候变化等国际热点问题的立场。

就成果而言,通过此次欧洲之行,奥巴马在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问题上再次获得了德、法两国政府的强力支持。双方一致表示,决不容伊朗研制核武器和造成核扩散。

多年来,布什政府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等重大国际问题上一意孤行,使得法德等美国的传统同盟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等考虑,往往表现得与美国政府面合心不合,甚至唱起反调。奥巴马执政后采取“聆听、磋商、接触”等外交方针,欧美之间围绕国际热点问题的协商开始得到加强。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赵毅蒋国鹏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