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媒体继续“热恋”奥巴马
2009年06月05日 07:21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已有评论0

该研究综合了《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美国广播公司等知名媒体对奥巴马的1261篇报道,有利的报道(42%)是不利报道(20%)的两倍,而其余的是“中性”或“混合”的。

对于奥巴马的偏爱,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未被揭示的大事件。近期的总统里有没有人曾经沐浴在如此之多对其有利的新闻报道中?也许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享受过一段时间,但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而整体来看,这对美国来说是不利的。

当总统面临着对于其权利的监督时,我们的政治体系才能更好地运作。但大多数对于奥巴马的监督是温和的。监督来自国会的民主党人,大体上他们与他的目标相同,尽管并不总是赞同他的做法。缺乏领导而又混乱的共和党人没能提出有效的反对。而媒体——如果不是关于外交政策而是与国内政策相关——到目前为止,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其作为持怀疑态度的观察员的角色。

奥巴马激起了集体性的奉承。正如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研究所示,竞选时开始产生的事物(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希拉里·克林顿而不是约翰·麦凯恩)还在继续。结论是:大体上,与比尔·克林顿和乔治·W·布什相比,在入主白宫后的第一个月里,奥巴马得到了更多积极的媒体报道。

该研究综合了《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美国广播公司等知名媒体的1261篇报道。有利的报道(42%)是不利报道(20%)的两倍,而其余的是“中性”或“混合”的。奥巴马的待遇与布什(22%有利的报道)和克林顿(27%有利的报道)在任期头两个月里的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布什和克林顿不同,奥巴马在新闻版和评论版都收获了有利的报道。报道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关于奥巴马(44%)个人及领导能力的报道大约是布什(22%)和克林顿(26%)的两倍。”报告指出:“同时,聚焦其政策议题的报道较少。”

当皮尤研究中心将分析扩展到49个点——有线电视频道、新闻网站、早间新闻、更多的报纸和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结果是相似的,尽管有一些异常数据。毫不奇怪:微软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公司(MSNBC)是有利的,而福克斯(Fox)不是。另一项由乔治梅森大学媒体暨公共事务中心(Center for Media and Public Affairs a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公布的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这种偏爱很重要,因为奥巴马的野心很大。他想要扩大健康补贴、严格控制能源使用、对移民实行大检查。自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之后,他预见了政府最大的涨幅。国会预算局估计到2019年联邦开支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近25%,与2008年的21%相比有所增长,且远远高于二战之后的平均水平。在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人退休前,这很可能将会发生。

他的建议是否可行,甚至说是否可取?也许都不是。将会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后果?所有的“改革”都不成功,有些引发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更多。约翰逊继承自肯尼迪的经济政策被证明是一场灾难,它引起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打倒贫穷的战争”失败了。媒体不应是敌对的,但应当是持怀疑态度的。

大体上,媒体并非如此。对奥巴马的报道持“批判性”态度的想法与国会的民主党人或重要支持者的批评有着战术上的冲突。大事被化小,尽管有充分的理由怀疑。

奥巴马的言论充满了矛盾。竞选中,他声称他将尽量忽略党派性——并颁布党派的议程,两者都不可能是真的。他过关了。现在,他声称他将控制医疗开支,尽管他提议更多的政府开支。当预测显示巨大而持续的财政赤字时,他倡导“财政责任”。新闻报道似乎接受了他声明的表面价值,哪怕许多声明是有两面性的。

如此顺从的原因还不清楚。媒体有时跟着民意测验走;受欢迎的总统得到好的报道,而奥巴马非常受欢迎。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他的工作认可率是63%。但是由于有利的报道始于总统竞选,这种解释只是往最好的方面说。

也许人们对于眼下的经济危机的关注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但是更深层的解释可能非常直接:大多数的新闻工作者喜欢奥巴马;他们钦佩他驾驭语言的能力;布什之后,他是一个极大的宽慰;他们赞同他的议程(因此他们从不质疑基本的前提);而且他们不想看到首位非洲裔总统失败。

无论如何,一个伟大的政府结构可能在奥巴马的个人魅力这个狭隘的基础上崛起。皮尤研究中心的另一项研究显示,自选举之后,自我确认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的数量都下降了。“无党派”的人增加了,而且“既没有完全摆脱保守,也没有转向自由。”

媒体成为了奥巴马沉默的盟友,而且他们似乎并不承认。但是有一件事没有被报道:毫不奇怪,关于这些有利报道的研究几乎没有被曝光过。

(文章节选自《新闻周刊》,经过编辑修改。)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萨缪尔森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