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紧急提案是如何降生的
2009年03月09日 10:50时代信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集体生活对于儿童的智力启蒙和人格塑造非常有必要,所有儿童都有入园入托的权利。

大约1%的学龄前儿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随着国家乙肝疫苗的有效普及,儿童出生后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很小,他们大多是在母亲分娩过程中感染的。也就是说,拥有乙肝携带儿童的家庭,往往有“双重”的不幸。

为了维护这些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为了改变占入学儿童总数1%的携带乙肝病毒儿童群体的命运,《时代信报》成功地发起一场由NGO、媒体以及政协委员组成的,民众意愿通过非常途径升华为委员提案的爱心接力。

12位乙肝妈妈的信

2008年3月4日3点,记者收到了一封名为“12位乙肝妈妈致信全国妇联求助”的新邮件。

该邮件发自3分钟前,发信人叫“LuJun”。他在邮件里附了一幅灰色的图片:一个女孩站在幼儿园的铁栏栅之外,好奇地向里面张望;一个中年男子站在一旁盯着孩子,垂头丧气。

这张新闻照片摄于5天前,画面的主角是河南郑州的一对可怜父女。在之前的体检中,女孩欣欣被确诊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父亲为了让孩子能顺利接受教育,奔走过当地多家幼儿园,但无一例外地被拒绝了。因为按照《郑州市儿童保健手册》的规定,欣欣“不应该去幼儿园”。

郑州管城区妇幼保健站一位负责人告诉女孩父亲:“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不具有自控能力,难保不发生意外。如果发生了抓伤、碰伤等,也有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而同吃同住的状态下,唾液也会传播。”

事实上,欣欣并非孤例。仅在郑州市管城区,每年经该站检查出的“乙肝病毒携带”患儿,就多达30名左右。

LuJun在e-mail中也向记者表达了这种担忧。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儿童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陪伴,因而集体生活对于儿童的智力启蒙和人格塑造非常有必要。让乙肝阳性的孩子徘徊在幼儿园之外,这些孩子的童年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感可能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专家介绍,这种幼儿时期的经历容易使孩子形成离群、孤僻、甚至反社会的性格。一想到孩子们的未来,我们都觉得不寒而栗。”LuJun说。

为此,LuJun在3月4日也曾向全国妇联求助。在求助信中,有12位母亲的联合署名,她们分别来自北京、新疆、广东等12个不同的省市,她们的孩子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按照e-mail中留下的联系方式,信报记者拨通了北京益仁平中心武嵘蝾女士的电话,“我们能聊聊吗?”经过简短的沟通,记者决定邀请武嵘蝾次日9点到宾馆面谈,并希望她能把这个事情的原委,按照政协委员提案的格式形成文字材料。

重庆委员站了出来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在高中升大学、求职过程中,屡屡遭遇不公待遇,甚至是歧视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

2003年1月,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因为就业时遭遇乙肝歧视,而将浙江嘉兴秀洲区人民政府负责招录工作的经办人干根华杀死。周一超随后自杀未遂,被移送公安机关。这是一次极端事件。周一超被法院判处了死刑。

当时的一则新闻报道记录了一个让人深思的细节:在法庭上,不少大学生以及乙肝病毒患者明确表示声援杀人犯周一超;而在判决书下达之时,周一超当庭将其撕烂抛弃,拖着脚镣踉跄而去……

有网民在该事件发生的几年后,打出了这样的字:“反歧视的先驱,永垂不朽!”……

这样的用词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能为改变和帮助这个群体做点什么?

就在给武嵘蝾打完电话之后,信报记者向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重庆籍政协委员严琦、何永智以及张礼慧群发了一条短信:乙肝歧视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请委员关注一下乙肝病毒携带儿童的入园入托问题。

当天晚上10点13分,严琦给记者回复了一条短信:“没问题,你拿来我帮你吧。”紧接着,严琦又发来短信:“你最好把它打成正规的提案。”

3分钟后,张礼慧也发来短信:“请把文章给我先看看,我的邮箱是xxx”……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