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台湾金融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2009年11月16日 14:01华夏经纬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过去一年金融风暴,导致美元跌入谷底,重击美国金融霸权地位。目前全球经济稍稍露出一点复苏的迹象,但主要国家持审慎态度,当局金援市场的资金仍不敢轻言退出。

值此之际,两岸适时推出“金融合作备忘录”(MOU),表明大陆方面具体实践温总理的呼吁,两岸联手合作战胜全球金融危机。同时也展现马当局企图心,让台湾金融业追随广大台商的脚步走出本岛,走出新台币的发行区域,迎向大陆市场,并紧跟着人民币日益加快国际化进程,将台湾金融业的发展,很自然的推向国际。

金融与产业的关系,犹如血液与身体般密切。随着台商产业外移,金融业本应如影而形,向外扩张。过去扁“执政”8年,怯于面对现实,制造两岸紧张。金融业者无法登陆,只得困守在拥挤又饱和的台湾市场。

相对而言,过去8年大陆经济飞跃成长,金融机构资产水涨船高,在全球10大银行排名,分占第1、2、5名。因此,两岸签订MOU,台湾有人担忧大陆银行会“以大吃小”把台湾的银行吃掉。

假定,不签MOU,那就是现状继续下去。现状是什么呢?几个简单数字足以反映台湾金融业当前的困窘:

一、全体本岛银行共37家,包括3000分行,16万员工,资产30兆元,净值1.6兆元,全体净利375亿元。资本利润率仅2%,甚至低于“央行”的重贴现率3.5%,难怪有多家经营不善遭到监管或被迫卖给外银。

二、2005-2009年全体本岛银行放款16-17兆,其中7兆投入不动产,亦即有4成放款只能贷给一样走不出去的房地产,真正承作商业投资放款仅仅3千亿元,占总放款1.7%而已。

三、消费者信用卡4600万张,平均一个成年人拥有达5张的暴满程度。

四、保险29家,32万员工,资产3兆,亏损1300亿元。投保率333%,平均一人3张保单。南山、安泰、保诚等外资保险公司2008年全面退出台湾市场。

五、证券167家,4万员工,2008年12月亏损43亿,无法承接陆股买卖。

由此可见,台湾金融业无论银行、保险、证券在本地的营运都很局促,而前进大陆又不被两岸当局准许。

倘若,签了MOU以及稍后的ECFA,大陆准许进入市场,台湾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与商机,即刻扩大。包括2008年贸易总额及直接投资累计总额双双破1千亿美元,其所须的庞大融资,就可光明正大合法承作,而10万家台商与常滞人口约60万,主要分布闽粤、苏浙、京沪地区,亦都是它们服务的对象。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实力超越德日,并与美国等量齐观,加之金融危机后,即使英镑与日圆,也没资格填补美元失落的空间。看来看去,只剩人民币是唯一有机会与美元、欧元,构成基轴货币三足鼎立的地位,作为国际贸易金融交易的清算工具。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资产倍增利益,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也是何以汇丰银行近来决定舍弃伦敦,将营运总部迁回香港,并准备在上海挂牌A股上市的主要考量。

一旦,台资银行从人行取得第一张核准经营人民币信用的执照,就是台湾金融业真正迈向国际化重要的一步。谁知多少年后,那家台资银行会在大陆成为另一个鸿海呢?

两岸已谈妥MOU,现在这球在“立法院”手上,在“吴揆”要求下,“金管会”已将MOU送交“立法院”,争取“立委”与民意的参与及支持,走完民主程序。真金不怕火炼,我们相信两岸货币政策当局,有能力共同作好后续的监管。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旺报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