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经济学家的游戏
为了年初发放的消费券是否有“提振经济功效”,前“经建会主委”陈博志杠上现任“主委”陈添枝。其实,不论事实如何,最后只是沦为无解的“经济学家游戏”。
陈博志提出研究数据指出,过年期间发行的新台币比过往少了四百多亿元,因此,当局发出的八百亿消费券其实只是替代消费而已。但陈添枝则强调效果与“预期的不远”。
事实如何呢?其实甭要学问深厚的经济学家找数据、跑回归,大家问问周遭的亲友,大概就知道答案了。两人都对了,两人也错了。
八百亿元的消费券,一定有相当部分的替代效果,特别是经济较差者,是拿消费券去支应原本的支出;经济情况较好者,则因为多了一笔“横财”,而会去作原本未在计画内的消费行为,如买买液晶电视、换个好的消费电子产品…。
所以,说消费券无效,并非事实;但官方以八百亿元全部是“新生的消费”去估算其对经济的助益,也明显是吹牛。膝盖想也知道:怎么可能?
那么,对过年期间通货流通少了四百亿元这个铁的事实,该如何解释?简单啦,你就说如果没发,原本那么低迷的景气,通货流通可能减少千亿元,现在只少了四百亿元,那就是消费券的功劳啦。
这就是典型的经济学家的游戏。因为无法如实验室一样重作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所以,大家可以各执一词,各有各的支持数据。而许多数据与推论,又建立在另一个“假设”上。所以,看看就好,不必太认真。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 ||
作者:
中国时报
编辑:
张恒
|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