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杰:泼在章子怡身上的口水
2010年03月19日 10:37上海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魏英杰

继“泼墨门”等负面事件后,著名影星章子怡近来又深陷于“诈捐门”之中。这一事件所涉主要问题:一是章子怡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有无水分;二是章子怡在戛纳电影节募捐了多少钱;三是章子怡基金会接受的捐款是否流入私人腰包;等等。

有人说,章子怡借慈善沽名钓誉;还有人认为这背后是有一股势力试图整垮章子怡。这些结论大致都可以从相关事实中找到论据,只不过,这些论据其实并不是只能得出上述结论——关键看人们怎么去运用和理解。所以,通过纷乱复杂的表象,我以为这一事件更多暴露的是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乱象与困境。至于其他问题,在缺乏更多客观证据之前,还是不要过早下结论为妙。

从网友的质疑以及章子怡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所作的回应来看,章子怡对慈善事业不仅认识不足,而且严重缺乏经验。例如,她竟然会认为,在戛纳电影节开展一小时的募捐活动,就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果。她在募捐过程中所遭遇的尴尬,以及所募款项少得如此可怜,足以说明这完全是一厢情愿。在这件事情上,不能怪老外不领情,根本就是操作不当所致。光凭热情或善心,不一定就能搞好慈善事业,这也许是章子怡所没有预料到的。

至于有人认为她是在沽名钓誉,这却是典型的诛心之论。按照这种思维,恐怕谁也别想搞慈善了。从中也可看出,许多人对慈善事业存在不少误解和偏颇之处。从5·12地震期间的王石风波,到发生在诸多明星、作家身上的捐款疑云,网友们的质疑与追问既含有满足知情权的正当理由,但也存在逼捐、“比捐”(对比谁捐的更多)的现象。实际上,搞慈善并非一场道德比武,并不是说谁没有捐款谁就是缺德,更不是说谁捐的钱多谁的道德水准就高于他人。

此外,慈善事业除了其目标并不在于牟利而是出于公益目的,它在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管理和激励等方面,和一家商业公司并没有多大区别。这就要求,一家慈善组织从募捐活动、项目运作到财务开支,都应当有一整套操作和公开制度。从这一点来看,如果章子怡专访所述不假,她的那些助手根本就没有上述意识,而且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虽然主要责任仍然在于章子怡本人。

归结起来,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国内民间慈善长期裹足不前,致使未能形成多元化的、健全的慈善事业格局。一直以来,国内慈善事业都由官方和“半官方”慈善机构所把持,其所造成的乱象对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不无负面影响。也因如此,民间慈善受到全方位制约,无法做大,从而难免因经验不足产生各种问题。5·12地震发生后,当时就有不少临时组成的内地民间慈善团体进入灾区展开活动,虽然他们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苦于缺乏经验,一些赈灾、救援活动要么不知从何下手,要么不得不草草收场,或者转而依托红十字会等官方机构(例如壹基金)。

遗憾的是,经过这一轮慈善活动热潮,国内民间慈善事业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相关政策并未因此放宽松;另一方面,公众舆论难以监督官方慈善活动,转而把枪口对准了名人明星。双重的不宽容致使民间慈善缺乏发育空间,越发步履维艰。所以,针对章子怡“诈捐门”而言,我认为章子怡确有必要向公众作出解释,而公众也应对她的慈善活动抱有宽容和耐心。最要不得的就是,由于对一个人有所不满,结果却是给民间慈善泼了一盘脏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魏英杰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