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早上6点20分,山西地震局发布公告:今日凌晨,太原、晋中、长治、晋城等地市民传播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谣言,请大家不要信传。保持正常生活、生产秩序。(2月21日人民网)
惊天谣言,从何而来?原来,山西为努力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修订了《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根据省政府安排,今年1月6日至13日,对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为期一周的检查。为此,很多部门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医院等单位的正常演练活动,被当地部分市民误解,以为要发生地震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境内发生过几次地震。政府出面制订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应该说是非常必要的。既然如此,为何地震谣言会不胫而走,让数十个县市的民众半夜上街“等地震”呢?
到网上搜索获悉,当地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事先并未通过适当渠道告之公众,更没有说明开展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语境中,难免有人对演练活动产生错误的推断,并预设涉及自身安危的惶惑与惊悚。一旦这类灾难性言论传播开来,也就不可避免地演绎成为一种群体性恐慌。
近年,相关部门经常举行各种应急演练活动,比如,反恐演练、消防演练、防群体性事件演练,等等。通常情况下,开展这类演练活动,事先是不会给公众打招呼的。这种秘而不宣的做法,实际上极易引发人们的揣测与猜想,甚至可能给某些谣言制造者留下可乘之机,最终弄得人心惶惶,满城风雨。
常识告诉我们,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法治,止于通畅社会空间的建立。所以我认为,无论组织何种应急演练活动,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都应该提前将演习的内容、目的等,开宗明义地告诉公众,并形成相应的发布制度。事实上,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真实、可靠,社会上的谣言就失去了传播的土壤,公众就不会被谣言所惑,更不会产生任何恐慌心理!
下一页:
亲历者讲述地震恐慌时的经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徐林林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