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拜年就不必要求“大公无私”了
2010年01月18日 07:57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教育部1月15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过年与拜年,都属民俗范畴,其生命力与文化价值也在民间。拜年从民俗变成由政府部门出面组织的活动,是一个惊人的变局。

说过年与拜年是民俗,是因为两者具有民间特点,与公权力无涉。现在政府使用“公历”,算是门当户对,“公”对“公”是也。政府固然也把春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但这样做,只是对民俗的一种尊重。

在公民社会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应有分际,各守其分。公权力并非万能,能够把公共领域组织好、管理好,大家就谢天谢地了。组织大家拜年,意味着公权力向私人领域的介入。本分内的公事,你都没有管好,却要插手私人领域,就属于不务正业。

现在国家走向福利国家,春节来临之际,政府给困难家庭“送温暖”,这似乎可以成为政府介入年俗的先例。其实不然。对于困难家庭来说,春节物资得仰仗政府送,但春节还得人家自己过。“送温暖”是公权力的职责所在,而给谁拜年、不给谁拜年,是人家的私事,是千家万户的权利。

春节的日子,普天同庆,人们把情感投射到国家身上,不是没有可能。以前,有些人家的中堂上写有“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建立共和之后,有人把“君”字用“国”字替代了。五个字,代表五种参拜对象,春节时,人们把“敬爱”的情感投射在其上。在这里,国家也承受了国民的崇拜与爱戴。

但“天地国亲师”也者,这里有一个共生结构,倘若把天、地、国之类东西单独拿出来,失去了“亲”这样一种东西,民俗也就难以为继,给“国”拜年也无从谈起。给祖国拜年,按教育部指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这实际上抽空了个人情感内容,把拜年变成了“大公无私”。

就中国传统伦理而言,“亲亲”是一种核心价值,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把“家”放在“公”的基础与前提位置。避开拜年“亲亲”的核心内容,把“公”单独拎出来,倡导大家“给祖国拜年”,其实是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湖北武汉 杨于泽

春节   民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杨于泽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