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余恨:一定要给公然隐瞒真相者一个教训
2009年11月16日 08:05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由于当班医生的不负责任,形成误判,一个前来求医的小孩“徐宝宝”不幸死亡。看起来简单的一个医疗纠纷,却最终闹成了一个令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南京儿童医院的“徐宝宝事件”,在南京纪委的干预下,经过包括媒体记者在内的第三方独立小组的调查,迅速查明真相,而南京市有关部门雷厉风行,不护短、不回避,及时进行了快速、有效、公正的处理。南京儿童医院有11人受到处理,当事值班医生被吊销行医资格。赔偿受害者家属51万元。

我们还记得,在“徐宝宝事件”出来之后,南京儿童医院以及相关医疗行政机构为了堵住舆论的悠悠之口,抛出了一个自说自话的调查结论,且不说这样的结果与公众的认知和判断相差甚远,单是自己人调查自己人这样有违程序正义的行为,就决定了调查结果的不可信,其公信力已经大打折扣了。

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我们会想到上海的“钓钩”执法的“窘态”。“孙中界事件”出现之后,舆论沸腾,为了平息事端,上海市有关部门组织了一次调查,但因为是自己人调查自己人,其对孙中界开黑车认定无误的结论激怒了公众。质疑之声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导致上海高层震怒。责令之下,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包括媒体、人大代表、社会名流在内的第三方独立调查小组,很快就还原了事情的真相。真相出来之后,激化事端的动力就被抽空了,事态也很快平息了。南京儿童医院的“徐宝宝事件”,何其相似乃尔。

不过,有了上海的教训,南京有关部门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是及时的、明智的。迅速吸纳公众建议,组织第三方调查,还原事情真相,及时予以处理,最终让这个社会事件没有酝酿成冲击力更为凶险的舆论风波。事情的善后和危机处理,都还算得体,“徐宝宝事件”,就此似乎算是尘埃落定了。

但是,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我们在承认医疗机构客观上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前提之下,也不得不承认,相比较患者而言,医疗机构无论是在掌握信息、话语权、专业能力方面都占据了优势。所以,医疗事故的界定,由于缺少独立的具有公信力的鉴定和审查机构,在保护医疗机构方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同时也导致了公众的逆反。在其它领域,也莫不如此。权威机构不权威,职能部门公信力下降,利益关联方互相护佑,公权部门官官相护,已经让公众忍无可忍。“徐宝宝事件”之所以酿成公共危机事件,其实只是公众借酒浇心中块垒的一种发泄而已。认识到这一点,我想有关部门要警醒了:别以为公众好糊弄。直面现实、还原真相,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就“徐宝宝事件”而言,独立调查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还原了事情真相,更是反衬出了之前卫生部门调查结果的荒谬。我们不能不追问的是,为什么卫生部门敢于发布那样一个完全与事实不符的调查结论?在舆论滔滔之下,竟然还敢公然护短,南京卫生部门的公信力何在?处理了当事人固然让人欣然,但刻意护短、不讲原则的虚假调查,事实上给政府公信力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因此,对当时的虚假调查也该进行调查,责任人更应被问责。

遗憾的是,无论是上海的“钓钩”事件的政府调查组,还是南京儿童医院的卫生行政部门调查组,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但都得以全身而退。

为了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也为了给有些部门的傲慢、偏见一个有力的教训,我认为,对这样不负责任的调查也应该问责,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作者为南京政治学院副教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肖余恨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