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城市垃圾回收 呼唤“塞普利”模式
2009年10月22日 07:25华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日前,西安市市容园林局下发通知,要求城郊各区市容园林局、高新区环保市容园林局、经开区市容环境保护局以及曲江新区社会事业局,严管在各类垃圾收集站点捡拾废品的行为。

为了市容市貌,便要将拾荒者禁绝,必然会引来争议。穷困潦倒的拾荒者何辜,他们只是需要吃饭而已。

有没有一种可能,既能保留拾荒者的饭碗,又能让城市不被狼藉的垃圾所困扰?我看,巴西的“塞普利”模式可供借鉴。

“塞普利”是由巴西政府和公益组织联合发起的一个非营利性的环保组织,其目的就是要帮助巴西寻找到一个社会化、市场化的垃圾处理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亮点便是将分散的拾荒者组织起来,成立“拾荒者合作社”组织。政府除了在税收、贷款、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之外,还向合作社提供培训服务、压缩打包机和分拣工具等专业设备。

显然,在“塞普利”模式之下,拾荒者并非绝对的麻烦制造者,只要稍稍转变一下思维和管理方式,他们立即变成了富有效率的城市环保的捍卫者。巴西的“他山之石”足以让我们认识到,拾荒者并非洪水猛兽,恰恰相反,只要善加利用,他们会成为垃圾回收市场中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

相比于一些简单粗暴的市容管理方式,“塞普利”模式展现更多的是尊重和敬意。它首先承认,拾荒者的生活方式不可被忽视,更不能被剥夺,继而创造条件使之成为一种职业,并赋予其职业道德,规范拾荒者的行为。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一个拥有稳定收入的、具有较强社会归属感的、行为检点的、专业化的垃圾回收队伍。无形之中,这个群体的失业、贫困问题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

当然,“塞普利”模式的意义远不止是解决拾荒群体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模式之下,垃圾回收市场实现了透明化、秩序化、低成本、高效率地运作。政府再也不用为垃圾回收提供高额补贴,再也不用为了追踪废品的流向而费时劳神。一个具有正确激励机制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自动解决了大部分问题,政府当然还是需要监管,但监管成本显然大大降低了,而监管效率却大大提升了。

城市的市容市貌与拾荒者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二元对立、不可调和的。而某些陈旧僵化的城市管制思维,为了达到某种行政目的,动辄就要牺牲某个群体的权利和利益,恐怕有些片面和不妥吧!(相关报道见A12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华商报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