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三学生张鑫(化名)在网上约见女网友,本以为会“艳遇”一把,没想到现身的竟是自己的老父亲。据悉,张鑫的父亲为了监督儿子学习,今年4月特意从太原赶来重庆陪读。后来跟一家网吧老板一起设下此计。(6月8日重庆晚报)
同一蓝天下,同一时间里,两片空间发生着似乎不很协调的事情。这边厢高考正酣。7、8、9日,这3天,全国统一高考。一千多万考生,在严格安排的考场上,在严密的监考下,进行着严酷的竞赛。竞赛是酷烈的,也是公平的。训练12年,竞赛只3天。苦学12年,高考只3天。当然,12年的小学、中学教育,目的是育人、树人。高考不是目的;高考只是选拔一部分人继续到大学接受教育的手段。
那边厢约见网友。6月7日上午10点半,张鑫网上约见女网友,“艳遇”扑空,被自己的老父亲逮个正着。张鑫一上大学就迷上网络游戏,上学期就有5门课程不及格;尽管父亲在身边监学,张鑫还是不安分,有机会就往网吧跑,一“消失”就是两三天。虽然被抓现场,人证物证俱在,张令修表示回去要对儿子好好教育,效果会怎么样,真的不敢乐观啊。大学三年级了,大人了,怎么就没有长大?
单士兵说得好,高考是中国学生的“成人礼”。高考过后,就成人了,长大了;说“我不想长大”,只是初始不适应状态下的偶尔撒娇而已。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文化风俗的成人礼;我国汉民族传统,冠礼是男孩子的成人礼,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冠礼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从此开始履践各种角色的责任。
“成人”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小孩长大了,年龄上的成人;其二是在父母心中孩子有能力独自生活甚至可以养父母了,这是生理上的成人。其实现在还应当具有又一层社会意义,作为国家公民,有能力担当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沉湎网吧,泡在网游,耗在网聊,不务学业,没有理想,没有要求,没有责任,不知义务。既不是生理意义上的成人,也不是社会意义上成人。
我们不能以此个案否定教育的失败,因为“张鑫现象”不是大学生的主流,但是要承认对张鑫的教育是失败了,况且“张鑫现象”也不是个别个案。对于“张鑫现象”,家庭教育要反思,孩子这么大了,为什么还没有家庭责任意识,能否读好大学,不但关系自己的未来,也关系家庭的培养能否有结果;学校教育中是否贯穿了个人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我想会的;我认为,最要反思的大学教育。
我有根据地说,大学管理过分侧重出论文,出研究成果,不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引导和诱导。家长幸幸苦苦倾囊捧上数万元学费,对学校的教育是否对孩子负责丝毫没有发言权,也没有知情权。高校对学生疏于要求,疏于管理。笔者同事的孩子分别在加拿大和美国读研,课程非常紧张,要求十分严格,留级复读和退学的魔剑总是悬在头顶。学习的紧张程度比起国内的高中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者:
柏文学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