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英:47万民众被借钱 政府缘何14年不还
作者:马国英
1995年,黑龙江省兰西县决定大修改建兰肇公路。由于当时县财政没钱,只好向社会借资修路,其间共向百姓借1323万元。但兰肇公路建成至今已近14年,修路款一分钱也没还。(6月4日《中国青年报》)
借资修路时,兰西县领导承诺“3年内利用所收车辆通行费用一次性偿还”,县政府制定了具体的借资标准,逐人逐户收钱,兰西县这项“范围几乎囊括了全县47万人口”的借资“活动”,上演的是一场独角戏,主角只有一个,就是当地政府的滥权,那些“被借钱”的47万民众,连配角都算不上。更为奇特的是,这场荒腔走板的戏,14年后戛然而止了,是继续演下去,还是退场等待,47万民众同样说了不算。
县政府赖账,是当时县领导的罪过吗?赖账14年,是后来的县领导的责任吗?当然是,但又不完全是。赖账的官员背后,是赖账的权力。所以,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不能仅仅止于财政还钱,也不应该止于官员问责。
权力无赖,是因为权利无效。在整个事件中,看不到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落实,特别是公民参与。没有知情,无法参与,自然谈不上监督和表达。似乎一切都是政府的事,农民甚至政府公务员,只能选择自我安慰:“县财政没钱,还钱没时候,反正黄不了”。
兰西县的政府赖账问题,也反映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隐忧。所谓“郡县治、天下安”,而“郡县治”的关键是治理基层公共权力。县级政府权力行使的随意性问题,已经是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最主要题目。如果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不能回归民主法治,那么,民主决策、政府信用等问题的讨论,都不再有意义。
□马国英(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 ||
作者:
马国英
编辑:
张恒
|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