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刚:王佳俊冒名案 事实存疑窦,慎言“调查终结”
2009年06月03日 07:49华商网-华商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持续许久的湖南邵东冒名案似乎已开始向着终点奔去。据媒体报道,湖南方面对此事件的调查已然终结,王佳俊之父王峥嵘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邵东一中教师张文迪和原邵东县界岭派出所所长姚亮生被给予党纪和行政降级处分。

尽管此前各方舆论都在期待着有关方面能给民众一个交代,但当湖南

方面将这个“交代”呈现到公众面前之时,很多人却难言满意。

从网民的帖子可以看出,不满意基本上都是认为处罚太轻。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王峥嵘被批准逮捕了,那么配合王峥嵘作案的张文迪、姚亮生为什么仅仅只获得了个留党察看和降级处分?贵州师大的唐昆雄的责任是否只是“代领”了录取通知书?

虽然湖南方面宣布调查终结,但这一个个疑问却很容易就将这个 “终结”变成了 “一地鸡毛”。很显然,在调查结果出笼之前,湖南方面定然渴望着这样的结果能够将所有的风波平息,定然希望能够在这个处理结果面前看见公众满意的笑脸,但是,风波依旧,质疑仍未停息。

这样的状况,其实是可以想见的。因为湖南方面发布的这则消息,只有寥寥数百字,在这寥寥数百字中,并没有为公众披露丝毫的细节。而且,就连涉案人之一的姚亮生,也似乎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我们无从得知,他到底是靠什么“获得”了这样一个处罚,仅仅是给了王峥嵘一张空白的户口迁移证,还是所有的户籍方面的违规问题都是由他来操刀?种种疑问与不满意,其实都只说明了一点:事情并没有清楚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仔细回顾一下以往的公共事件,不难发现,所有处理得公众满意的事件,无不具有公开的特点,公众的每一个疑问几乎都能够得到权威部门的权威回应,每一个容易让人产生疑虑的细节和人物,基本上都能被权威部门的权威调查梳理清楚。而现在,这起发生于数年之前,牵涉多个部门与众多人的“冒名案”,连主要当事人王佳俊的声音都不曾听闻,就这么匆匆地宣布调查“终结”,公众又怎能满意?

这般追根究底,并非公众缺乏宽容与同情之心,实在是因为在这牵涉公平与正义的追问中,所有的宽容与同情都是不该被滥用的。滥用的宽容与同情,极易将事情的真相掩盖,极易带给公众一个虚假的正义。没有人会吝于将宽容与同情给予王佳俊,但是,所有的宽容都必须建立在事实清晰的基础上,而所有的同情也只能限定于王佳俊那不能摆脱人性自私本能而致犯错的同情——— 当初,作为成年人的她,如果能认知到去“执行”父亲的策划运作,就避免不了触犯法条,那么当立即会坚定地拒绝父亲的运作,但是,没有。那一刻,因为获取自身利益的自私本能,她选择了去“执行”,也就注定了今天这个难以收场的乱局一定会出现。

因而,对这起喧嚣已久的冒名事件来说,处理三个人,还远远不能到达终结的地步。若要终结,就需要包括王佳俊在内的所有当事人,都能够清楚地走进公众的视野;若要终结,就需要所有的曾经的细节都能呈现出来。如果事情没有搞清楚,如果还有人在逃避,那么,再多的惩治与追责,都难以圆满,也只有到了真正的水落石出,舆论才有道义来谈及宽容与同情——— 这些高尚的人类情感。(原题:事实尚存疑窦 慎言“调查终结”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曹旭刚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