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琼:吉林泄露疑云心病还需心药医
2009年05月22日 09:2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作者:徐琼

不管是现实的化工厂泄漏,还是想像的毒气来袭,是活生生的人体中毒,还是幻想出来的群体性癔症,吉林化纤厂污染事件尽管疑云密布,有一点却很清楚:活在恐惧之中,是近千名“中毒”工人最大的心病。

4月23日起,吉林化纤厂近千人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与该厂邻近的生产苯胺的康乃尔化工厂被疑为祸因。直到20天后,此事被媒体披露。5月14日,卫生部专家组公布结论排除了化学中毒,认为是“心因性反应”。

“心因性反应”上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是2005年6月导致300学生住院1人死亡的安徽泗县疫苗事件。按说此病“多发生在6至15岁的少年儿童和女性当中”,而吉林化纤厂此次近千成年人的“歇斯底里”大发作实属离奇。

所以专家组还是“担了很大风险”———在更相信“常识”的舆论环境下,这样的“真相”当然令人难以置信:没有实质性的中毒为什么要每天打100元一针的解毒针,吉林化纤医院医生表示“患者受损害的不仅仅是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心肌的损害,还有白细胞减少”是诊断结果还是危言耸听,公众疑虑重重。

事实上,即使以专家组的结论为“真相”,带给我们的震惊并不亚于一场现实中的污染事故,也并不比后者更让人释怀。什么样的恐惧能让近千人平生被害的想像,什么样的想像能让近千人发出头晕、恶心、倒地抽搐的生理反应,必须追问:心病因何而生,何药可医?

诊断结论很容易得出,心病的病根在于隔街为邻的苯胺厂。2005年吉林石化爆炸事故声犹在耳,“最危险”的苯胺厂却化身复活搬到家门口做了邻居,怎不教人胆战心惊。作为化纤厂工人,对于化工污染更比常人多一份认知,为了糊口,工人对于“化纤厂生产过程也会有化学毒物出来”也就忍了。但随着更大毒源的贴身紧逼,化纤厂工人们担心生产生活环境安全的忧惧神经,终于被一股气味或者莫须有的气味压垮了。

“无法解决或难以忍受的心理矛盾”,是癔症的起源之一。企业承诺说要搬迁职工生活区却未兑现,当地政府忙着“经济总量3年翻一番”,也未对此事加以重视。对于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被严重威胁带来的不安全感,既“难以忍受”,又“无法解决”,活在恐惧之中,得不到任何解救,好好的人也要被逼疯。

恐惧是人最大的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如何教人免于恐惧,如何抚慰化纤厂职工的人心,需要当地政府的诚心。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徐琼   编辑: 贾思玉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