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灾难呼唤公正透明的社会机制
2010年04月24日 15:02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 深度解析

灾难就是命令,想在救灾过程中以及灾难前后体现高效与健全,公正与透明的社会机制应该贯穿各个层面与环节,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凝聚抵御灾难痛苦的力量。

玉树地震过去十天,留下的伤痛仍然如此清晰,如何抚平人们内心的伤口,不仅需要时间的安慰,更需要暂且将灾难强加于我们头上的震惊与不安放在一边,去发现那些在灾难中切实起到重要作用的措施与行动。

地球环境恶化,世界进入天灾多发期,我们对生存之所心存祈愿,但谁也不能保证,坏消息会在什么时候再度传来。汶川与玉树两起悲伤事件间隔时间如此之短,足以惊醒人们尽快建立相对完备的防范与救助体系,把应对重大灾难当成常规工作来做。灾难就是命令,想在救灾过程中以及灾难前后体现高效与健全,公正与透明的社会机制应该贯穿各个层面与环节,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凝聚抵御灾难痛苦的力量。

在《新京报》所做的调查中,“你认为汶川地震救援中的哪些经验可以应用到玉树地震救援中来?”有54.2%的网民将票投给了“科学有序地救援与重建”,这一选项所得的票数远远高于“爱心物资使用的透明化”、“具有公民精神的志愿者”、“更多媒体的客观报道”,这表明,公众在灾难发生时,最为关注政府在实施救援时能不能做到科学有序,在重建过程中能不能做到高度透明。

此次玉树地震救援工作,包括国家救援队的及时到场、救援方式的快捷性与多样化、媒体报道的公开性,都显示出比汶川救援更专业的一面,人们通过媒体及时了解到了相关救援信息,在缓解焦灼心情的同时,也会树立对国家救援体系的信任。同样,相关部门表态,对四川震区重建中的建筑质量问题持“零容忍”态度,这种态度希望会带到玉树震区重建的工作中去,而且不但态度要“零容忍”,在实际的监督方面也要“零容忍”,别再像汶川重建那样出现资金被挪用、建材有问题的现象。

《新京报》的调查还显示,在“你愿意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传递爱心?”的调查问题上,有50.3%的网民将票投给了“通过红十字会捐赠”,这表明,作为有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仍然是民众向灾区人民传递爱心的主要渠道。在爱心捐赠渠道大量增加,不少民众表示更愿意“等灾后一对一支持灾民”、“直接邮递物资”的状况下,官方慈善机构更应珍惜过半民众的信任,爱护自己的形象,在受赠、转交善款的程序中,做到公开透明,让每一笔善款的去处,都能用到灾区那里。

“生命的脆弱,要好好地活”,是玉树地震递给网民的最大触动,调查中有65.6%的网民选择了这一选项。是的,我们要好好地活,可保障我们好好活下去的,不仅是灾难时期包括政府、机构、单位、民众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姿态和团结精神,更需要整个社会机制趋向公正、透明,让“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观念成为社会共识,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才会在天灾降临时,更有能力发挥集体的力量。

□韩浩月(媒体人)

■ 媒体观点

《中国青年报》:越是生态脆弱、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各类灾害往往越是多发。因此,在发达地区强者恒强的同时,对偏远乡村,需要挹注更多的资源以让这些土地生动起来、自救的能力强大起来。灾难来临时,方能少一点悲怆,多一点从容。

《青年时报》:所有以生命名义的低首,必然寓示着对于生命本身的敬畏。当救援已经逼近黄金时限,我们希望能够在对生命“不抛弃不放弃”之下,开始找到一种向死难者致哀的公共仪式。我们希望这一次,黎民可以同样配享国哀,国旗能够依旧为死难者所降。

《齐鲁晚报》:不仅仅是被困在废墟下的玉树民众,还有王家岭煤矿之下的矿工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国家仍然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援,体现的正是现代国家全力保护公民生命安全的责任,正是对这种理念的生动表达。

《天津日报》:无需掩饰,更不必压抑自己,我们为所有凋零的生命低首,在哀伤中表达对生命的敬畏,感受同胞的苦难,收获民族的坚强。我们在举国志哀中再次诠释国家意志人性而柔情的一面。我们用对生者的抚慰表达对美好明天的祈福。

《长江日报》:人生而拥有多种权利,国家和政府存在的理由,便是保障国民享有这些权利。其中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基本,如果国家和政府不能避免国民时常陷入对生命安全的恐惧,甚至政府机构本身成为国民生命的恐惧对象,国民便有理由怀疑政府存在的正当性。

王家岭   灾难   玉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韩浩月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