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尊严是我们自找的
2010年03月10日 07:44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南桥

最近温家宝几次提到如何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的说法,让人很受鼓舞。很多人开始憧憬,政府会有什么措施,给人民尊严呢?

说到尊严,人们常联想到穷人的问题。这个联系也对也不对。

对的地方:社会之所以觉得穷人需要特别给予尊严,说到底还是多年前“致富光荣,贫困可耻”的口号喊坏了事,所以如今大家就觉得需要给予穷人,给其他弱势群体特别的尊严。这是好事,也算是拨乱反正。最直接的一点,是政府必须下大力改革现在的户口政策。

那么我们再说说不对的地方。很多时候,穷人并不需要你硬塞给他特别的尊严,这样恐怕会造成新的形式主义。有些穷人,尊严自然存在于他们的心中,他们需要的是合理、公正的规则和秩序,需要的是机遇。他们未必存在“尊严的赤字”。我和家人常说起我们的父亲,他一辈子贫困,但是正如我大哥所言,他穷得“硬气”,不求人,不亏欠人,不巴结富人,但是别人求他的时候,但凡力所能及,他从不回绝。他是我心目中最有尊严的人。

与此同时,富人未必就有尊严。我以前在公司工作,常听非常富有的领导抱怨,说别看他们腰缠万贯,到了工商局,一个小科长就能让他忙得团团转。到了银行,一个小信贷员的脸色,都能让公司上下跑断腿。哪里有什么尊严可言?这个局面,对于经济的持久繁荣没有好处。

因此,尊严与否和资源拥有本身未必有必然联系。过去,富人也曾出现在“尊严”的弱势地位,如“文革”期间,知识不能带给你尊严,因为你是臭老九;财富也不能给你尊严,因为你是地主富农等黑五类,是专政对象。

如何避免这种轮回,轮番站起坐下的局面呢? 关键之一,是社会得有信仰。一个社会没有信仰的时候,缺乏终极追求的时候,人们自然会以现实世界资源的“拥有”去衡量人,将人分做三六九等,让一部分人在社会秩序内被剥夺尊严。

关键之二,是尊重多元性。现在的人,各自选择不同的生活,如果各行各业互相尊重,对每个人的取舍(包括一些宁肯贫困而简单的人)宽容对待,那就不存在需要去施舍尊严的问题。最近我在看一本书,叫《小本经营》(Mom and Pop Shops),书的作者是一个屠夫的儿子,在书的开头,连篇累牍地说他小时候如何跟父亲一起办一个卖肉店,他还从作为屠夫的父亲身上学到了客户服务的要诀,日后居然成为客户服务的专家。可是在我们中国,一个名牌大学学生跑去卖肉,居然能成爆炸新闻,很多人要去施以援手,仿佛他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恨不得马上去救助。我读《小本经营》这本书,就看到这个作者对父亲的职业充满自豪感,说得津津有味。什么时候,平等看待各个职业选择不再是一句口号呢?

关键之三, 尊严“施和受一样有福” 。想起《威尼斯商人》里鲍西亚那段请求夏洛克施恩的著名台词来:仁慈不可勉强,它如天降甘霖,施者,受者,同得赐福。我想人的尊严也是这么回事,是施者,受者,同得赐福。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自问:你给自己尊严了没有?你给他人尊严了没有?当小市民和小农民始终针尖对麦芒的时候,社会是没有尊严的。当穷人仇富、富人仇穷的时候,尊严也岌岌可危。当这个省仇恨那个省的时候,尊严是一种无厘头。当精英仇恨大众,大众鄙视“专家”的时候,尊严是一种孤芳自赏。

社会迟早都会演变,可是如鲁迅先生小说里显示的那样,最难改造的是人心。过有尊严的生活,除了政府的改革之外,也靠每个人的努力。忽略了人心的改造,那么一切努力都会白费。例如,当精英阶层迅速崛起,以一种新的拥有去嘲弄旧式的拥有时,这也未必算得什么进步。如果世界是一根钉子,那么所有人会变成锤子,可是你把锤子全部换成螺丝刀,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完美的社会,应该努力追求有锤子有螺丝刀有扳手有锯子,真正多元、共存的社会,这样尊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作者系旅美学者)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南桥   编辑: 郭刚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