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一个人的纪念馆收藏了生命高度
2009年10月22日 07:46长江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都江堰约50公里的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汶川地震博物馆旁,一片绿意盎然的小树林里,静静伫立着一座特别的纪念馆——胡慧姗纪念馆。一个15岁女孩在“5·12”大地震中罹难,母亲在废墟上以泪洗面,一位建筑师为其感动,决定出资为其女儿捐建一个永久性纪念馆。(《长江日报》10月21日)

不是纪念什么重大历史,或歌颂某个了不起的人物,而是怀念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一个15岁的女孩倒在了灾难的废墟中,而这个名字及其寻常的人生记忆,却以纪念馆的形式永远地镌刻进我们的心灵。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关于这个纪念馆的消息和照片已经开始流传开来,设计者刘家琨的一句话被一次次地引用:“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想起了伟人的一句话,历史属于人民。历史的记忆不仅属于领袖和英雄,它同样属于每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如果说缅怀英雄能让我们汲取到道德和精神的力量,那么,珍视和尊重普通人的生命,则会让我们加深对生命价值的感悟——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的身份差异。

而将视野切回到那场灾难的烟尘之下,我们看到的,有英雄生命的激情闪光,也有普通生命的辉煌绽放。在每一个倒下或者站起来的生命面前,都有一扇门,一扇与天崩地裂同在的生命之门。这样的一扇门,没有流光溢彩和镀金箔银的豪华表象,或许只是由几双手臂和几块废墟上的砖瓦支撑而起,它是悲怆的,也是寒酸的,可能还是卑微的;但这扇门里,却容纳着大爱无垠的空气,流淌着守望相助的河水,放飞着骨肉相连的翅膀。

这场灾难的所有记忆值得我们铭记。包括那些已知生命的不屈和悲惋的乐章,也包括少女刘慧珊未知的生命音符;包括那些不朽的英魂,也包括那些默默而普通的生命。所以,“一个人的纪念馆”,超越了“一个人的纪念”,它会让生者坚强,让生者更敬畏和尊重生命,更加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感谢捐建的设计师刘家琨,感谢所有为“一个人的纪念馆”伸出热情之手的人们。这座掩映在绿树丛林中的小屋,收藏了生命的高度,成为生命纪念走下神坛回归本义的特殊载体。这是生命意识的升华,也是巨大的社会进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一舟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