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已阅之类官腔儿可休矣
2009年08月17日 15:57北京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张丽

如果说现在有哪一级政府、哪一个部门还对网络民意心存蔑视,那可真是太不与时俱进了。虽然不至于每个地方都有网络发言人,但接受群众反映意见的信箱已然屡见不鲜。这是“上达天听”的通途吗?重庆晨报报道,宁波鄞州一网友不久前向所在地区长信箱反映居民出行难问题。结果过了6天,等来网上回复,就两个字——已阅。鄞州区区长信箱负责人证实确有此事,但他认为其中存在一些误会。按照官方说法,区长信箱对信访件有3种处理方式。这封信属于“非个人事件,涉及面广而杂,把信件转给相关部门阅读”,不需要相关部门直接向当事人回复。

“已阅”,这是官腔儿,翻译成白话就是“知道了”。过去谁最爱写这仨字儿呢?皇上。拜《百家讲坛》等节目所赐,不是搞历史研究的人,也从电视上看到了皇帝御批。大臣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皇帝往往批一个“知道了”。古时候的皇上日理万机,问题是21世纪的区长也忙成了这样?不是“个人事件”,需要“转给相关部门”,这是打官腔儿的理由吗?多说两句,把情况给发信人讲明白了,或者更进一步,告诉发信人应该找哪些部门去反映问题,不就完了吗?

我们不相信,纳税人掏钱养活的公务员们连想到这一点的水平都没有。之所以官样回复得如此赫然、如此理直气壮,恐怕和当年皇上的心理多少有些契合,觉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知道了”就不错了,“已阅”就很对得起你了。

可皇上也不都是件件“知道了”,雍正皇帝还写过千字的御批。毕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的区长是不是知道这句话不好妄加判断,但民生无小事总还是该晓得的。一件小事解决不好,就会滚雪球般变成大事,况且出行难更是关系到不少人的群体问题。群众向领导反映问题,其基础还在于信任领导,对领导抱有希望。什么时候,大家被“已阅”这种官腔儿冷落得不去反映了,就麻烦了。J173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丽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