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背后的贫困与被忽视的贵州
2010年03月30日 12:17凤凰网评论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评中评第391期

昨晚从旱区回来了,给诸位汇报一下我的感想。

其实我的心绪还停留在贵州贞丰的者砍村,报道中提到的王首贵,房子四壁漏风,我甚至开玩笑说不下雨也有好处,至少睡觉不用担心淋雨了。对了,很简陋的木头床居然是他的婚床,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两个孩子,一个人怎么吃苦都无所谓,有了小孩就不一样了。

还有那个奶奶逝世当天家里没有一粒米,只剩五块钱的王丰良,连名字都不会写,去江浙打工也只能挣到600块。还有他那个15岁了才上小学二年级(因为去年开始上小学才全免费的)的妹妹,她一直站在旁边不吭声,脸上带着有点傻气的笑容。怕她紧张,等到人都散了,我才笑着问了她一句:“上学好玩不?”然后她说“不好玩。”我冲她笑了笑离开了。

对了,他们也请我和同事吃饭了。此前曾写过上寨中寨的村民请我们吃饭,有网友留言说我们不该吃人家饭——我们何尝不知道不该吃,但别人做好了你不吃,那叫不给面子。我还喝过威宁雨朵村13岁的小妹妹给我煮的玉米糊糊,大赞好喝。者砍村这次是六个村干部作陪,桌上有两个菜,一个是肉,另外一个炖的鸡(肯定是刚杀的)。匆匆吃了一碗饭告辞,我对同事说:“这饭连我这样的人都有点吃不下去了。”

报道中我还写到这个村2236人中有602人享受低保,平均每个月40元。有网友说:“现在在多数情况下,开会的会议餐费是按照每人每天60元标准开支。等于一个人开会一天吃了一个半低保人一个月的费用。”我也觉得不够花,但村里人说够了。我跟黔西南本地的人谈到此事,他们并不惊讶,说比这穷的地方都还有不少。

其他情况请去看我此前的报道吧。

贵州之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不是旱灾而是贫穷,旱灾只是给我一个机会去看到了贫穷,这种贫穷让我这个四川农民也为之震惊。

这是全方位的落后,环境不如人,教育不如人,甚至连宣传也不如人,我昨天发了两条微博,如下:

1、从旱区回北京,个人观感:贵州旱情比云南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媒体报道差太多。不说外地媒体大多跟风去云南,本地媒体贵州也远不如云南:俺下飞机买了一份贵阳晚报,本地灾情报道只有一个豆腐干,贵州都市报也好不了多少;今天上飞机拿一份云南信息报和一份云南日报,都有整整四版报道。

2、从气象地图看,贵州特旱区比云南大;从地理环境看,贵州喀斯特地貌很广,土质远不如云南;从抵御灾难的能力看,贵州人比云南人穷多了。啥都不说了,只是可怜了贵州老百姓。

我采访当地官员,有意提醒他们叫苦,他们都不叫,只是说我们要努力抗击旱灾。岂不闻会叫的孩子有奶喝吗?3月19日的新闻:财政部、民政部及时下拨中央旱灾救灾补助资金1.85亿元(其中云南省1亿元)。我都替他们着急,他们不着急。不是说他们不忙,天天都在乡下跑,累得要命。可必须说官员素质比不上发达省份的官员,只知苦干,而不知求助。

对当地宣传部和媒体我也有直言不讳的批评,这里不去说它,但作为外地媒体,怎么能也一窝蜂去云南而不去贵州呢?多去贵州看看吧。

至于旱灾之所以影响这么严重,没时间展开了,我未来还会再写,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权利的不平等,所以今天我把中国青年报的《借西南大旱缩小城乡用水差别》作为了头条。

今天就写到这里,言语散乱还请见谅。

凤凰网评论编辑:彭远文

上期评中评:信访它确实是灵丹妙药

贵州   旱灾   贫穷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彭远文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