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震海听风录》
解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文化在崛起过程中到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是什么?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军、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叶国华、西安文化学者商子雍、西安文化厅政府参事吕仁义做客《听风录》,深入分析和探索中国文化的精髓。
邱震海:欢迎收看《震海听风录》,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已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中国与西方如何在文化秩序上取得一种真正平等的沟通,这已是中国崛起之后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先看一个短篇。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解说: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国崛起在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事实,与中国经济和政治崛起同时发生的,是中国文化为软势力的崛起,因为中国衰败而在过去几百年已历尽磨难的中国文化,未来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到底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文化究竟能否走向世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们关心的问题。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世界各地开设了不少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中国语言和文化元素,开始进入国际社会。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著名史学家、教育学家张岂之和香港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叶国华共同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经济语录》一套十一册,不久前由西安出版社出版,成为西安作为中国文化古都,在向世界推荐中国文化方面的一个有益尝试。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连串更为深层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到底是为了向世界解释中国发展的意图,还是树立另一个和西方相抗衡的主流文化?还是参与塑造一个更为公平、和谐的东西方文化秩序?这些看似抽象的问题,在未来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必将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邱震海:好,有关在中国崛起过程当中,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如何取得平等沟通的问题,不久以前我们在中国的文化古都西安,与当地的文化学者以及香港的一些文化学者进行了讨论。参加我们这个研讨会的有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长王军、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叶国华、西安文化学者商子雍以及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事吕仁义,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我们跟他们的讨论。
说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就是我们产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走向世界?我们能不能走向世界?外部世界能不能接受我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各位有什么见解?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硬销
叶国华(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我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不要用我们要宣传我们什么什么,不要用这个态度,你就是把我们自己怎么想的,我们的民族怎么想的,我们的价值观怎么样,就很如实的结合目前中国跟世界目前的环境,去告诉人家。就是不一定要抱着一个我要让你知道什么、让你知道什么,一种hard-sell这种态度,我认为这是个平等的、平视的态度来看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推广。
邱震海:对,平等文化、平视当然很重要了,我们说无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有三种态度,一个是俯视,居高临下;一个是仰视,跪着看别人;另外一个就是平视。关键现在中国最近几年我们称之为崛起的那个过程,已经给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了。
所以西方他是以他过去几百年他的崛起的逻辑,他的互相掠夺、弱肉强食的逻辑来看,中国一旦要崛起,你们也是走这个逻辑,而且你们现在为了佐证你们这个崛起,你们要推广文化。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向外推广中国文化,必然会遇到来自西方国家他本来这种心理土壤的一种反弹,一种抵抗,各位如何看这样的问题?
叶国华:但是我问一个问题,中国是不是有一种真的希望自己崛起,要去掉过去西方世界对我们压迫这种情绪在里面。如果我们有这种情绪,人家这样子理解你,就很正常,问题又问,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情绪。
邱震海: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情绪?以前我一直说,我说我们的过去一百多年,我们有一种悲情,我们受了西方的奴役,有一种悲情。现在我们起来了,在我们的知识分子、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国民当中,有没有这么一种悲情?
弱国心态与悲情
商子雍(西安文化学者):我觉得我们中国老百姓由于近百年的积贫积弱,还是有一种叫弱国心态也罢,叫悲情也罢,所以我们对一些国际事件的反应,是超常的,引起外部世界的一些误解。所以我们在现在谈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有一种心态必须要克服,就是我们宣传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儒学可以拯救整个人类。
谈中国文化切忌自我膨胀
商子雍:第一个这是不准确的,21世纪不会是中国文化的世纪,21世纪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世纪。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宣传,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广要格外的慎重,不要为西方的一些误解火上添油。
清醒谦和平等
商子雍:在这一方面我们要特别谨慎,保持一种清醒的、谦和的、和平等的心态和姿态,去从文化层面上和世界各国交流。
邱震海:所以其实说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好,我个人的浅见,其实我们面临着两个挑战,第一个我们要向外部世界说明中国文化是一个什么东西,中国文化是个什么精髓,它的内涵,它在未来是可以如何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国际秩序的,和我们的行为规范的。
第二,我们要告诉我们的人民,我们对内,我们的文化,我们跟外部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那让我们先从内部开始说起吧,刚才商先生说到弱国心态,吕先生,您的看法?
中国文化也需吸纳西方精髓
吕仁义(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事):我是这样认为的,就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是大势所趋,因为中国作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成员,他也应该让自己的文化为外界所理解、所认知。现在实际上存在一种误解,包括我们对外部文化的误解,也包括外部对中国文化的误解,说这个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既包括了弘扬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东西,同时也包含着吸纳外部文化优秀的东西,来充实我们本身的文化,来增强我们自己民族的自信心。
邱震海:您刚才说到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误解,那这个误解可能是在什么地方?
吕仁义:也就是刚才各位讲到的,就是中国提了一个口号,马上就会想到你将来是不是要侵略?你要成为世界的霸主等等等等。
邱震海:对,我们是很善意的提出。
吕仁义:我们是很善意的。
邱震海:和平崛起,我们强调和平,人家看到的是崛起。
中国文化内涵充满和谐
吕仁义:对了,但是中国文化的本地是以平等的这么一种视角,平等的民族之间的关系,像唐代的这种包容大度,这样一种和谐的相处,包括像文成公主到西藏去,这就是和平相处历史上的一个典型的例证,包括类似这样的。包括外来宗教在唐代能够得到发扬、能够立根,甚至唐代政府给予很多优惠的政策;包括任用外来民族一些人员担当朝廷重要的官吏,都说明我们是一种平等心态,吸纳各方面的文化,而不是独我唯大。
外界对中国文化有两种看法
叶国华:我有一点不同意见请教大家,我经常到西安,我都听到说,我们大唐文化、秦汉文化怎么包容等等,但是我请大家如果从历史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如果你查一查历史的根据,从汉朝的时候跟匈奴之间的这么多年的斗争,动不动要杀匈奴人,一杀也就是多少十万。
下一页:新世纪谈中国文化须端正心态
作者:
震海听风录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