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11月13日《时事开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姜声扬:这里是《时事开讲》,由台湾民间单位举办,以军事、涉外事务等为议题的“两岸一甲子”研讨会,13号在台北揭幕了。包括了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内的,多位大使级将军级的人士都有与会。层级还有议题都具有开创性,当然也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
解说:两岸的政治、军事、涉外事务专家齐聚,“两岸一甲子”研讨会正式揭幕,对外界视为两岸首次就政治议题进行交流,重量级嘉宾中共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郑必坚的演讲,自然是焦点凝聚。
郑必坚(中共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我们认为台湾主流民意否定台独,和期待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走向,这是十分清楚的,台独的没落与衰败是必然的。
解说:不避讳谈台独,包括涉外事务、军事等敏感议题,这次论坛都会触及,就连台湾政府圈讨论多时的,大陆会否撤除对台飞弹的问题都正面接招。
李际钧(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会名誉会长):两岸关系越来越好,这个问题是可以坐下来谈的,作为军人来说它不是问题,因为瞄准哪里,瞄不瞄准,放在哪里这个问题不是问题。
解说:值此两岸分治60年的时刻,“两岸一甲子”研讨会将两岸交流,从经贸层面推展到政治层面,虽然主办单位定位为学术交流,但从会谈气氛,媒体的高度关注,都可以嗅出这次论坛的特殊。
姜声扬:好,正如我们刚才记者所说,这一次论坛都可以嗅出其中的特殊,究竟有何特殊?我们请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先生为我们作点评分析。何先生我先补充一句,我们经常提到中国和平崛起论,其实就是郑必坚在2003年博鳌亚论坛上所提出的,所以由他领军的访问团到了台湾,您认为有什么样的指标性意义呢?
解读大陆智库代表团赴台
何亮亮:因为这次郑必坚先生率领的代表团28个代表,都是重量级的人物,都是以前几乎不可能访台的,或者说他们的职务,现在他们当然是以退休的身份。像郑必坚,台湾的媒体称他是中南海的首席谋士,但我想郑必坚先生还是很重要的理论家,包括他提出的中国和平崛起,这个是有很大影响的,也成为中国在描述自己时候的,现在来说是标准的一种用语吧。
另外当然很引人注意的是,两位前大使,两位前解放军的将领,还有就是包括了北京、上海、厦门这些地方的,当然是官方的,对涉台研究机构的负责人,最主要的是台湾方面,是以智库来形容代表团的性质。这样的一个代表团,其实这些人都以前有官方的成分,现在或者是退役的人士,但是他们的影响力还在,但是我想最主要的,他们不是到台湾去游山玩水的。
姜声扬:当然。
何亮亮:他们去和台湾的,虽然不是官方的,但是,是和台湾的民间结构,而民间机构这些人员跟他们一样,是过去有官方背景的。
姜声扬:也都是退休的。
何亮亮:对,所以就被称为所谓二轨,就是第二轨道,就是官方涉外的第二轨道的这种交流。其实我们知道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交流是越来越频繁,官方的交流实际也很多,最近像江苏省长梁保华,台北之行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为很多台商在江苏投资。比方说《中国时报》刊登了很多报道,被绿营的媒体形容为中国时报不如叫《江苏时报》。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得出,两岸关系的热络,而且省级的领导人访问台湾还将陆续有来,但是这个意义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现在毕竟两岸的官方,没有办法正式的接触。无论是台北方面官方的人士,除了海基会,海基、海协我们说是第一轨道吧,所以第二轨道就很有意义了。因为毕竟海基、海协他们商谈的是事务性的,经济事务的。可是两岸之间有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像外交问题,当然大家把用语用的比较,叫做涉外事务。像军事问题,还有像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经济以外的,而这些问题实际上跟经济都有关,如果我跟你只谈经济问题,我不谈这些。
姜声扬:外交、军事。
何亮亮:和安全问题的话,这个经济它是不完整的。它很容易受到相关的,其实我们说无论是外交、军事和安全,它都属于政治范围的,对不对。如果只谈经济不谈政治的话,这样的一个经济肯定是脆弱的,肯定是不完整的,政治和经济它必须是。
姜声扬:相辅相成的。
何亮亮:对,它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可以先行,但是政治要跟上,如果政治不跟上的话,最终它可能会使经济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得不到解决,或者说其实政治经济本来就是不可分的。所以二轨它现在就是智库代表团到台湾去,谈这些问题,但是这些课题本身,虽然它不会做一个决议,它也没有这样的使命,但是大家先来谈。首先就引起两岸包括民主、包括官方的,大家来注意这个问题,关注这个问题。我相信这些问题目前,至少一次还不可能形成共识。但是很重要的就是我了解你的看法,你也了解我的看法。而且双方的官方都在看对方的你这个代表,你这些建议当中,你的谈话当中有没有一些可取的地方,能不能形成一些共识,我想它重要性就在这个地方。
姜声扬:意思就是说,会不会两岸官方政治协商即将要上演了?我们先去一下广告,回头我们再请何先生给我们一个答案。各位关注我们休息片刻,回头继续《时事开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时事开讲
编辑:
陈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