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三人行:火红的60年代
2009年11月10日 09:50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11月9日《锵锵三人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我在许老师的大力推荐之下,我也去看了李安的电影,但是这个电影我估计绝不可能在内地上影。

梁文道:是吗?

窦文涛:三级,它算是三级,咱们大陆现在叫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来历的这个故事,对吧。香港叫做胡士托。

许子东:几十个人这样裸体的这个镜头,大陆绝对不可能上映。

窦文涛:说是叫轻喜剧,确实是不是能够微微的能引起一些笑声,但是我看这个电影,我就觉得要是不关心这个议题的人,他可能会觉得有点稍闷。但是呢,其实这个电影说的,我就觉得特有意思的一件事,甚至我觉得可能是李安拍他自己想拍的东西。就是美国六十年代,那个该怎么看的六十年代,其实当时正是美国的叫做婴儿潮吧,婴儿潮的那一代人。这个看起来,许老师你先说说你的观感。

许子东:那是美国的文化革命,那个时代它里面记录的那个事件,就相当于我们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那个在美国也是一个文化革命,就是跟越战跟嬉皮。你想一想这个场面,之前是没有,五十年代,其实今天的人都在享受这个革命的成果,以前五十年代之前,如果说也夜生活,我们出去玩儿的话,那就是女的要穿长裙子,男的穿得很好,去跳的舞是那种《蓝色多瑙河》,最多是(杰特巴英文音对),乐队(迪巴英文音对)。今天呢,你不是了,你牛仔裤去了,背心也去了,对不对?然后你就可以,整个夜场到今天为止,你去看到夜场,你到两点去的时候,那人一片混乱,但是那个音乐呢,怎么会变化呢,就是因为那个时代。,所以它里面的变化,我觉得这个电影的宣传做的不好,什么轻喜剧,这个莫名其妙,它真的是记录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可以这样来说。在二十世纪,世界发生重大变化,虽然今天西方的新保守主义出现,对这个东西有点怀旧,又有点不敢承认。但是它记录了那么一个巨大变化的,那些画面你想,要是不太熟悉的人,就很震惊。

窦文涛:对,所以我为什么觉得今天没有意思,六十年代有意思,今天的人,都又变得规规矩矩了,你知道嘛,就捆着。

梁文道:我太理解你的意思,因为六十年代有一个很关键的变化,关键的变化是什么?六十年代之前正好是避孕药发明,避孕药的发明被认为是一个人类性生活史上最重大的一个里程碑。

窦文涛:而且那时候还没听说什么艾滋病。

梁文道:而且还没艾滋病,所以六十年代。

许子东:在避孕套之后,在艾滋病之前。

窦文涛:咱们看一下它这个片子的一些片段。

许子东:你这个片段反映不什么。

电影《胡士脱风波》宣传片段:摩纳哥渡假村是我父母的心血,它也算渡假村?加上游泳池,铁定吸引一堆观光客。爸,那是洗衣服的漂白剂。这也能杀菌啊,没差啦。你有场地使用许可吧?有。酷毙了。你要用这块地?正有此意,你们要负责整理和清洁,当然。我们需要地方休息,干脆包下摩纳哥渡假村一季吧,我先付现。你妈说我们可以大捞一票,只要房间增加三倍。听说来的人,可能会比我们想象中还多,走吧。去看看什么叫天堂。我爱死这里了,太美了,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就在那个山丘上。

窦文涛:当年的这么一个小镇,小乡村上要办这么一个伍德,他讲的是现在的一个红极一时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梁文道:怎么来的。

窦文涛:是怎么来的,而且当时聚集的那个美国叫嬉皮文化。我觉得李安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表面上看起来是那么谦和,听说还在家里接孩子上、下学,在家里做饭。这么一个人,但是我总觉得,他心里有个我心狂野,对吧。你看他拍的东西都是一种突破禁忌,突破界限,而且反差非常大的,我觉得他拍这个伍德斯托克,就像咱们说这个《色·戒》,《色·戒》,实际上我感觉到李安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希望挣脱种种束缚的那样的一种冲动。

许子东:我的老师之一徐中玉,一直喜欢引用一句话,萧统《文选》里面的一句话,他说一个人叫“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就是为人谨慎、严谨可是文章放荡,这个李安就符合这个情况。

窦文涛:没错。

许子东:他这个人看上去就是一个中年男人。

梁文道:一个君子。

许子东:对,一个君子,可他这里面的价值观的冲击,他那个广告,一点都不能显示他的影片,最最精彩的部分,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三级的原因。

窦文涛:我们也不敢播,我跟你讲,他这个里面,基本上就是还会有当年六十年代流行的这个LSD,迷幻药这个体验,他都拍出来了。

许子东:文道对那段时间是感兴趣的,对不对?

梁文道:因为我以前有一段时间,那是当然的嘛,比如说我们搞社会运动的人,或者是对反派文化特别有兴趣的人,都把六十年代变得非常神话,那在这个神话的年代,那六十年年代其实是个世界性的现象,比如说法国有1968年5月事件。

窦文涛:对。

梁文道:德国呢,也有柏林学生造反的事件。

窦文涛:中国有红卫兵。

许子东:东京大学有全共斗。

梁文道:对,然后是这个世界现象,这整个六十年代都是一股子青年造反,那么在这个青年造反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里程碑。在美国就像刚才子东讲的,等于说是闹场文革,你去参加过伍德斯托克,你去过华盛顿广场听马丁路德金演讲,这个就相当于什么?你六十年代在北京去过天安门见毛主席。

许子东:八次红卫兵检阅。

窦文涛:毛主席接见我们。

梁文道:没错,被毛主席接见就相当于是这个,所你要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变成了说你在听马丁路德金现场那个演讲,你去伍德斯托克,就变成一个指标。

许子东:授礼。

梁文道:对,那是个极神圣的里程碑,可是这个东西我有时候觉得它被过度的标榜了,很多很多年前,我后来自己反省,为什么。我曾经也一度很迷恋六十年代,我老拉着这帮六十年代过来人,问他们当年嬉皮怎么样、怎么样,后来我自己反省,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为什么六十年代是火红的》。就是说它这个红色的印象,不只是中国红,全世界都是火红六十年代。这个东西是怎么染上去的,你仔细分析会发现,很多是后来的人,或者是经历过的人,把它神话化了。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锵锵三人行   编辑: 陈芳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