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回归后的香港人心 浮动到稳定
2008年07月01日 10:13凤凰卫视 】 【打印

何亮亮:《时事亮亮点》,今天的第四幕《抚今追昔》。我们要回顾的是11年前的今天,英国结束了在香港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97年6月30日  英结束对港统治

解说: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半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正式告别港督府,举行降旗仪式。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并交于彭定康手中,随后彭定康所坐专车在警察电单车的开路下正式告别港督府。

傍晚6点15分,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在添马舰露天场举行。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下降,中国国旗将飘扬在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制即将结束,晚间7点45分,开始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30日午夜,工人在中环政府合署将以龙和狮为标记的香港徽章,以及代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皇冠徽号和“ER”字样拆下,香港警察更换带有紫荆花图案的新警徽。

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十分,23点42分举行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的交界仪式,6月30日最后一刻,英国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标志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凌晨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及香港特区区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香港时代广场兰桂坊酒吧等娱乐场所,民众齐聚一堂,用各种方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回归后的香港人心:浮动到稳定

何亮亮:香港回归已经11年了,看到刚才这些镜头可以说是记忆犹新,因为11年前的今天,当时我还在平面媒体,在一个报社工作,当时我们是从下午一直到晚上可以说是通宵的,都在为这样的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尽一个媒体的责任。

那么11年过去了,到底这个香港社会怎么样呢?我想今天是全都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我们注意到西方国家那些大国,特别一个是英国,因为英国原来在香港它是一个殖民当局嘛,英国对香港的情况,香港的发展大家都非常的关心。

另一个就是美国,美国国会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关心香港问题的这样的小组,那么无论是英国和美国这两年对香港可以说是已经不怎么说话了,为什么呢?因为香港没有什么需要他们来关心的事情了。从这点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一国两制,在香港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那么特别是一国两制的另一方就是中国大陆,因为中国大陆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那么中国大陆无论是这个官方的人士还是游客,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游客,如今是可以自由行了,中国大陆很多地方的人可以自己,当然要办一个手续了,就很容易办得手续就可以到香港来探亲也好,来玩儿也好,来购物也好,或者是来做生意、经商等等都可以。

很多人都过香港以后,感觉香港跟中国内地的不一样的这个地方,这种不一样的首先该是政治和社会制度的这个不同,但是这样的一个不同呢,它又很和谐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的框架下面,它可以和谐的存在,这点当然就非常的重要。

那么利用我们从香港人心来看,香港回归的头几年,人心是比较浮动的。这种浮动一方面是有很多人对原来英国殖民统治是留恋的,那么而且对于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这个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那么中央政府对港政策到底是怎么样?很多人也是有疑虑的。

再加上第一任的香港特使董建华看来他是不太适做一个行政长官的,他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家,但是他可能不是一个好的行政长官。那么董建华在执政当中有些失误,这种失误更多是策略上的,是作风上的一些失误。那么在香港经济本身由于受到这个既有内在的问题,也有一些外部因数的干扰,出现了一些经济倒退、衰退,所以导致了香港民心的这种不稳,而这种不稳呢,倒不是由于香港回归本身所造成的。

习近平即将来香港考察

何亮亮:那么这样的一个情况,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么现在我们看到下个月,其实也就是7月中旬,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就要到香港来,他是来考察奥运的马术比赛。当然这也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习近平作为国家副主席之后,首次来到香港。

其实因为大家都知道,习近平他是接替曾庆红担任中共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那么这也是他担任这个组长之后,首次到香港来。虽然行程很短,但是习近平其实以前已经多次到过香港,但是当时他不是作为中央的官员,而是作为福建省的官员到香港来。

这次是作为国家副主席到香港来,他可以首次以这样的身份,既跟香港的官场、工商界,也可以跟香港的民众接触。可以再了解一下,回归11年之后,香港社会的这个真实的情况,香港这个民心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所以习近平到香港可以预料,会形成一个新的习近平的旋风。香港各界也希望通过这次访问,近距离的来观察,中央政府主管香港事务的最高级官员习近平。

传播焦点

何亮亮:《时事亮亮点》,今天的最后一幕《传播焦点》。我要和您一起分享的一本书,叫做《1968年-反叛的年代》。

《1968年-反叛的年代》

解说:《1968年-反叛的年代》一书,用日历的形式记录下40年前,1968年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政治事件,作者之一的塔里克·阿里就是当年反叛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曾任新左派评论编辑,是《新侏儒》刊物的创办者之一;自由撰稿人苏珊·沃特金斯也是该书的作者,负责图文编辑。1998年1月,中文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书中刊登了150多篇记录历史场面的照片,文字有20万,生动具像的描写人们强烈要求改革的心声。

1968年,激进的抗议浪潮席卷全球,受压迫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要求解放和自由。1968年,(其格马拉)刚刚被杀害,他的遗体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秘密埋藏在玻利维亚山谷,美国在越南的战争陷入困境,世界各地爆发反战运动,日本全球联组织大批示威者抗议美国“企业号”航母前往越南。

西柏林约有2万名示威者走上街头,高呼“胡志明”;在伦敦25000人组成的巨大人流,涌向位于格罗夫纳广场的美国使馆,而在美国世界重量级的拳击冠军穆罕默德·阿里,拒绝服兵役。他说自己和越共素来无怨,越南战场上的美国士兵说不,“无畏号”航母上的水兵逃到瑞士寻求政治避难。

68年4月,主张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倡导者,马丁·路德金遇刺,美国黑人的权利运动风起云涌,而相应的镇压也残酷血腥,10月16日,墨西哥奥运会会场上,美国黑人运动员在颁奖台上举起了拳头,向黑人权利运动致礼。

1968年,是革命的一年。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学生以街垒路障与警察对质,工人罢工并占领工厂;在捷克斯洛伐克,随之而来的是苏联军对捷克的入侵;在巴基斯坦由流血事件引发的全国性起义推倒了军人独裁政权。

1968年:东西方的总危机

何亮亮:我们刚才用非常简略的篇幅,即使这样很简略的篇幅,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你都可以想象一下,40年前的1968年,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多,在此之前或者在此之后呢,都没有哪一年有那么多的事件,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那么1968年,我觉得现在我们回过头看,无论是东方和西方,实际上都出现了一个总的危机。西方的这个总的危机是以美国在越南发动的这个战争,走向了这个困境,以及美国的这个种族歧视的这个政策,走向了这个绝境,用黑人的暴动、黑人的反抗,跟美国的反战运动席卷了全球。那么巴黎的这个五月风暴,还有像日本的反战运动等等,他表面上看来他跟这个青年人的这种反叛,青年人这个热情,这个青春期的逆反,好像是有关的。

但是青春期,每个人都有青春,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青年人,为什么独独在68年,在西方有这样的这个风起云涌的这种抗议的运动呢?我想当然就是因为西方的这个资本主义他出现了一个总的危机,所以在各地都有反抗的运动。但是在东方,其实我说的这个东方也是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危机,这个危机一方面就是苏联,就是以苏联入侵捷克,他是一个标志性的一个事件。

因为1968年的捷克,“布拉格之春”为代表的这种社会主义的改革运动,他本身是一个正义的,他是代表了这个捷克民族的这个利益,也代表了社会主义阵营当中那种希望的这个变革这样的一种方向。但是呢,对苏联纠集了华沙条约组织的其他几个成员国,华沙条约的军队入侵的捷克这个小国,占领了这个小国。

这个事件当时也引起了中国的强烈抗议,而当时中国自己也处在危机当中,1968年那是文革的一个尾声,全国陷入了内战,那么所以呢,这个1968年非常特殊的年份,就这本书在1968年反叛的这个年代,两个作者都是英国人,都是当年的抗议者、当年的反叛者,他们更多的不是从学术的角度,而是从记事的角度,不是从哲学的角度,从记事的角度来总结这个1968年。

本书缺陷:对中国描述太简单

何亮亮:那么这本书的这个中译本也可以使中国人,无论是有经历过还是没有经历过1968年的人,都可以来重新来反省一下那个年代。其中关于中国它有一章,但是那一章呢,很简略。那么实际上你把放在全球的这个角度去看,1968年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章。

但是由于两个作者,他不懂中文,我估计他1968年没有到过中国,以后他们可能曾经是到过中国,所以当他把反叛的年代,作为一个总的一个标题作为一个框架,来构思这本书的时候,中国在里面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不是因为中国发生了事情意义不大,而是他们不了解,但是对于两位西方的反叛者来说,我想我们也没有更多的理由去苛责他们,因为这方面的工作,应该留待中国的学者自己来完成。

更多解读:

何亮亮:比尔·盖茨的谨慎资源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时事亮亮点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