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卫平:记忆之战
2009年06月29日 14:06凤凰周刊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影片《南京!南京!》的讨论,同时引发的是一场"记忆之战"。这部影片貌似"青年导演"的"实验"之作,在基本的叙事脉络方面,却完全没有超出官方意识形态的框架。而很可能,民间却有着另外一部关于这段历史的记忆之书,尽管它是如此零落和不完整。两种记忆之间的差异和悬殊其实一直存在,在某个特别的时刻就会爆发出来。

回想起来,第一次有人同我谈起南京大屠杀居然是一个日本青年,真是讽刺得很。那是在70年代末,作为77级中文系学生我们被要求与留学生同住,以培养他们的语言环境。留学生们时常举行聚会,一次在吵死人的巨大音响当中,一位日本留学生将我拉到墙角,用他不熟练的汉语严肃地对我说:他本来以为到了南京,南京人民会对他挥舞拳头,将他打死,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他一边说一边做着挥拳的手势。那时候来中国的,一般都是左派青年。

他的这番没头没脑的话,才使得我格外关注1980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35周年时,报刊杂志上开始出现的那些图片和报道。此时我所感到的震撼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这件事情本身,另一个是,我怎么就不知道呢?我不知道在我熟悉的街道上,两个日本军人曾经进行过杀人比赛。从广播里我经常听说,日本有人始终想要歪曲篡改该国教科书中有关侵华内容,但是我们自己的教科书上为什么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么重要的历史事实呢?

我们关于那场战争的了解,居然主要来自电影:《小兵张嘎》、《鸡毛信》、《地道战》、《地雷战》、《赵一曼》、《八女投江》、《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回民支队》、《狼牙山五壮士》以及《永不消失的电波》、《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现在看来,所有这些影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管日本侵略军所作所为如何,最终他们都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显出其魑魅魍魉、不堪一击的原形,而另一方面,在与日本鬼子的斗争中,革命人民都表现出高昂的革命斗志,他们的品格在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之后,变得又崇高又伟大。因此,我们从电影中所了解的那个苦难时代,却是一首首人民战争的胜利之歌与赞美诗,是一场场英雄主义的壮歌和凯旋,是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节烈之声。他们当中即使有人牺牲了,但是他们的鲜血只是染红了战斗的旗帜,使得这旗帜更加神采奕奕和迎风飘扬。尤其是像《地道战》、《地雷战》这样的影片,最终造成的竟然是一种胜利狂欢、普天同庆的气氛。难怪看了这样影片的年轻学生,他们变得并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相反更多地感到生不逢时,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真正辉煌的、大展宏图的年代。

事实就是这样被篡改了,历史就是这样被颠倒了。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破坏被掩盖,尤其是对普通民众的深深伤害很少被提及和表现。那些瞬间被夺走生命的人们呢?那些在奔跑中被当胸击倒的人们呢?那些头皮粘着泥土不愿意合上眼睛的人们呢?那些在自家胡同口被追杀枪击的人们呢?那些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生命的年轻人和孩童呢?那些被进行中的军车碾过头颅和压成伤残的人们呢?那些在血泊中呻吟吃力地望着夜空的人们呢?那些被火光映照的一张张无力、愤怒、悲怆的面孔呢?他们心中的被欺骗、被蹂躏、被抛弃的复杂感情呢?

这一切从未记载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当中。那些永远沉埋在地底下的人们,是再也不会开口的失败者,输得一干二净,他们的悲哀、痛苦,也必须随着他们的身躯一道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知道他们的家庭住址、家中人口,兄弟姐妹如何,老人如何,孩子如何。而他们如果得到再度记起,除非能够用于产生某种既定的意义,被引向一个需要的目标,用于某种宣传。否则,他们就永远被抹杀。"历史"喜欢站在得胜者一边,崇尚欢天喜地的庆典和节日。

逝者苦,生者也难。不仅是那些痛不欲生的母亲和妻子们,包括所有从那个时刻生还的人们。经历过大屠杀那样一种灾难之后,当看到同胞在身边、在大街上倒下,这个人眼中的世界发生坍塌,他原来坚信不疑的世界秩序发生崩溃,他心中善恶是非的天平开始倾斜,这个世界上哪里还让他觉得是安全、可靠和感到踏实的?他还能信任什么,从什么地方开始重新捡起自己生命的意义?当外部世界遭受蹂躏时,他的内心和他的人性也在遭遇从未有过的危机与灾难!从今之后,他如何去做?按照什么原则或者理想?还是仅仅依据本能和欲望?事情真的像电影里所表现的那样,在经历了巨大灾难之后,人们只会越发坚定和坚强,而不是越发虚无和犬儒?

如果战争与灾难所带来的只是弘扬人性,那么它们就是一件需要加以赞美的东西了;从摧残与破坏中只能产生人性的升华,那么它们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德催化剂了。这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错误的记忆,是一个经过美化的谎言。在这一点上,影片《南京!南京!》的做法与从前如出一辙。几个为人们记住的面孔无一不是崇高赴义的:陆健雄(刘烨扮演)、姜老师(高圆圆扮演),包括妓女小江(江一燕扮演)。历史上记载当年难民营里的妓女为什么举起手来愿意去日本军营,是因为她们在难民营里始终受到其他妇女鄙夷不屑的眼光,因而她们挺身而出,是为了在那些瞧不起她们的人那里挽回尊严,这样的出发点有些类似德国影片《朗读者》中,主人公汉娜宁愿坐牢也不愿意当众承认自己不认字。这样做有其特殊的个人原因,而不是影片中虚构出来的是为了难民营过冬的粮食、衣物。人为地拔高这些女人,乃至将一些普通妇女也放在举手的行列当中,便弄得强奸不是强奸,而是一项造就美德和贞女之举了。

注意这些人都是普通人,陆健雄也只是下级军官。对于普通人们,这部影片采取的策略是让他们抵抗,在碰到危险时"我上,我上",而不具有其他选项。从这一点来看,去年地震时中学老师范美忠先生的发难,不是没有道理的,尽管笔者当时也批评了他。在我们的语境中,主导意识形态始终是鼓励人们作牺牲的,而哪些人正在身处危险,哪些人能够被牺牲掉呢?就是平民。在当年大屠杀的南京,当官的、有钱的都跑掉了,能够用作牺牲的是那些跑不掉的普通人,拿出生命来作殊死抵抗与他们从来没有关系。《南京!南京!》只是再度重复了这个牺牲的神话,在这方面它绝不敢触碰禁区。

<< 上一页12下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崔卫平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