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阪神大地震-救灾、复兴的经验与教训
□ 文/刘柠
1995年1月17日凌晨5时46分,以兵库县南部的淡路岛为震中的里氏7.2级地震,是日本战后最严重的地震灾害。位于淡路岛及阪神间的兵库县周边地区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港口城市神户,几乎被摧毁。
日本在震后第一时间开始了救灾,并在其后10年的岁月中不懈地致力于灾后重建,如今的神户,可以说已然实现了创造性的复兴。但是,作为制造了6434名罹难者(失踪者3名)、43792名负伤者及逾30万名无家可归者的巨大灾难,其巨创深痛已然深深烙印于国民的心中,对救灾及复兴经验、教训的总结、反省,未曾有片刻终止。即使地震科学发达如日本,地震也是不会“预先张扬”的灾难,任何懈怠都意味着将在灾难中支付更惨痛的代价。
作为多震国家,一般来说,日本的建筑物结实、耐用,抗震系数高,但却不可一概而论:新建的现代化公共建筑,包括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的摩天楼,破坏并不大;但1982年以前建造的楼宇、公寓、医院、车站等设施,坍塌、毁坏相当严重。这是由于日本在1982年修改了《建筑基准法》,建筑的设计、施工标准得到了大幅提高的缘故。
但除了现代化的多、高层公寓,日本家庭的民居多为一家一户的木结构住宅,且相当多是建筑年代久远的旧宅,有些内部结构已老朽。这类民居大量倒塌,成为最大的“杀手”。不仅如此,它还是震后火灾的“助燃剂”。木质结构、高度覆盖的煤气管道网、高密度的家电设备,是日本震灾常伴随火灾等次生灾害的诱因。
日本城市街道狭窄,社区房屋密集,一旦地震,住民的避难场所尤其重要。一般来说,公园、学校、市民广场等承担了这一功能,公立中小学和体育馆则是法律指定的“防灾避难所”。不仅震灾,洪灾、火灾时也一样。所以,日本的学校,相对来说都建在地基牢固、地势开阔的地方,且建筑标准高,很难被轻易摧毁。阪神地震时,神户市内多达345所中小学、幼儿园中,受灾总数为195所,但未发生建筑物倒毁;发生天花板塌陷、墙体开裂的教室有507间,仅占总数的6%。
由于日本地方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震后,如果没有地方执政首长的请求,哪怕是自卫队,也不可以擅入灾区。在这方面,地方政府初期的应对并不理想,后来遭到舆论的批判。譬如震后第一时间,驻于横须贺基地的美海军第七舰队便申请军舰驶入神户港,然后以军用直升机实施伤者救援,但却被地方政府以政治等理由拒绝,而错过了最初的黄金救援时间。对法国、瑞士等国救援队的接纳,也被指责“太迟钝”。
但与之相对的,是对民间志愿活动的开放。从头一天起,平均每天有超过两万人的志愿者在灾区参与救援,3个月的时间,有近120万名志愿者活动在救灾第一线。地方政府与来自各地民间NGO组织相互接洽,制订救援方案,分配任务,救援工作组织得井然有序。在最早出现在灾区的志愿团体中,甚至有总部设在神户、在关西地区根深叶茂的黑社会组织“山口组”。非常时期,“老大”们与其他民间组织的志愿者们相安无事,为灾区百姓分发食品的场面颇令人感动。
通过地震救援活动,日本社会对NGO、志愿者的理解、认识空前深化,大震之年被称为“志愿者元年”,地震发生的日子1月17日被法定为“防灾与志愿者日”。乃至在今天,没有民间志愿者参与的公共事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与救灾相比,重建更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工作。用日本人的说法,前者是复旧,后者是复兴,复旧容易复兴难。因为复兴,并不仅是单纯恢复到震前的状态,而是以面向21世纪“成熟社会”的创造性复兴为目标,不亚于创建一座新城市。
为此,日本政府出台了《阪神、淡路震灾复兴计划》(“兵库凤凰涅磐计划”)的10年规划。该计划分几个步骤:1.用3年的时间完成《紧急复兴3年计划》,在基础设施、住宅、产业3个领域,恢复到震前的水平;2.继而,用两年时间实施《复兴计划推进方案》,完成各个领域的相关战略课题,达成初步复兴;3.震灾5周年时,委托国内外权威机构专家,以国际的视野和标准,“验收”从“复旧”到初步复兴的成果;4.在检讨过去5年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市民意见,一边应对遗留问题,一边把救灾复兴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课题作为复兴的动力,推出旨在深度复兴的“升级版”复兴计划《后期5年推进计划》,直至全部计划完全落实。
通过如此的规划、实施,加上有效的社会监督,历经10年的重建,神户重拾福祉与尊严,成了一座更富魅力的港口城市。
凤凰周刊更多内容>>>
作者:
刘柠
编辑:
王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