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金融中心,注定是一个由多种“流”构成的聚合体,伴随着海量资金的聚集,数目庞大的人才汇聚,营建金融中心的文化氛围,就成了建设金融中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金融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消费文化。以高收入、高学历、高压力这“三高”为代表特征的金融从业者,同时都具有高消费的能力。所以现实中,大凡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必定是各种高档消费品的聚合之地。可以说,金融中心建设就是从消费中心,乃至奢侈消费品开始的。
由于历史和观念上的原因,在1949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消费文化,尤其是奢侈品消费文化采取抑制的政策。目前,我国对高档手表、名牌香水、高档化妆品、高档皮具仍实行高关税并加征特别消费税。受制于此,本应在境内释放的这部分需求,被人为转移到境外。为此,中国内地旅游团在欧美以及日本大受欢迎,更是香港的最爱。
很尴尬的现实是,国内的有效购买力,正源源不绝地拉动他国的GDP,而无益于我们的内需。根据英国旅游局的统计,自从2005年英国开放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地之后,中国游客的英伦购物消费,已成英国旅游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
今天的上海,已是国内奢侈品消费最为发达的城市,但相比香港、伦敦和纽约,仍然有很大差距。由于历史的积淀,相对于北京和深圳,上海应更有利于培育消费文化和氛围,而政府在税收环节上的改革,就成了当下所亟须。用降低税率,换取税基的扩大,进而通过拉动内需,把被挤到境外的消费重新吸引回上海。再下一步,把上海打造成中国第一消费中心。笔者以为,这个目标,相对于上海在2020年建成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要易于达到得多,但对于金融中心那种消费文化的促进,这却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另外,这也可以在转换经济发展模式上获取“四两拨千斤”的收益。 (作者系英国约克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任教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本文摘自《上海证券报》10月21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李翔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