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灼:收入分配 关键要让百姓手中有钱
2009年05月20日 09:03东方早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孙瑞灼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结构头重脚轻等问题,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上,而一线职工和农民收入明显偏低。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不利和谐社会建设,而且成为内需低迷、消费不振的内在原因。笔者以为,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扩大内需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提高一线职工和广大农民的收入正当其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急剧扩大。目前,从绝对水平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之大已经排在了世界前列。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46,明显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也指出,中国企业利润大幅增加,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在工业领域也是如此。合理范围内的收入差距能促进效率的提高,但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势必加重人们的不公平感,从而挫伤个体的积极性,导致社会公众的普遍不满,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确实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来看,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可谓正当其时!面对世界金融危机,虽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应对举措,从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来看,这些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内需压力。这与我国长期以来,普通老百姓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居民消费率逐步下滑有关。众所周知,中国长期以来采取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相对于出口和投资而言“跑得最慢”。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接近60%下滑至目前的不到5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此前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消费率仅为35.4%,比发达国家低了30个百分点,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点,比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低了约17个百分点。显然,要真正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摆脱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关键要让普通老百姓手中有钱,敢于消费,根子还在收入分配领域。因此,当前宏观背景下启动收入分配改革的更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收入分配调整真正启动国内内需和消费,解决中低收入者消费不足的问题。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孙瑞灼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