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张永文
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提出,在今年国庆节前,全市50岁以下的公务员要学会说300句英语、100句越南语、100句缅甸语和100句老挝语,市委、市政府将针对实际学习情况组织测试,并将小语种掌握程度作为干部选拔的一项条件。(7月19日新华网)
不公开,也是一种谣言
有公式说:谣言=事件重要性×模糊性。要消除事件的模糊性,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公开。不公开,也是一种谣言。
以此看河南开封杞县 “钴60被传泄漏事件”。也许真如政府部门所言,由于意外导致放射源保护罩倾斜,致使辐射源无法放回,而不得不保持“长时间工作状态”,但辐射源还在控制之中,并不会造成污染。但事故发生在6月7日凌晨;因为辐射源“长时间工作”造成周围物品高温自燃的时间是6月14日;而当地政府第一次发布消息是7月12日,其间,此事件在网上已炒成一片。
这一谣言的产生和影响正好符合谣言公式。它很重要,又很模糊。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杞县的老少爷们、妇女儿童冒着近40℃的高温仓惶往外逃”。(7月19日《南方都市报》)
就在杞县群众7月17日开始 “仓惶出逃”时,由于当地政府下午通过电视、网络、手机、宣传车等多种渠道公开信息、安定民心,出走民众陆续返乡。正如网友所言,这说明只要公开透明信息老百姓是会相信的,“如果早一点这么做不是更好吗?”
18日,开封警方宣布“抓获钴60事件5名造谣者”,其中一名曾经转帖虚假消息的网友被拘留。传播谣言,甚至在传播谣言时有意无意(这很难分清)加入自己的主观色彩,这是谣言的固有特点。从法律层面上看,开封警方拘留转帖网民,或许可以找到合法理由,但即便如此,希望政府对此事件的反思不能止于 “自己犯错、惩罚他人”的地步。在决定谣言的两个因素中,事件的模糊性是绝对能够控制的,而因为没有及时公开,造成谣言四起,真正应负责的,绝不该是转帖网友。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