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胡勇:一个教授的另类声明
2010年04月04日 08:38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胡勇

最近在图书馆翻阅期刊,突然眼前一亮:《国际观察》2010年第1期第59页赫然刊出一份声明。在这封于2009年9月29日写给编辑部的信中,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蔡佳禾严肃地指出:《国际观察》2009年第3期刊发的署名黄黎洪和蔡佳禾的论文《国际政治中违反国际规范行为分析》存在署名不实的问题。

蔡教授在信中澄清了事件的原委:论文的第一作者黄黎洪是蔡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蔡教授本人并未参加论文的写作和修改,甚至事先没有读过这篇文章,更不存在同意共同发表的情况,因此他并非论文的第二作者。另据蔡教授在信中透露:事发之后,黄黎洪已经承认冒用导师名义共同发表论文的事实,并接受了导师的严厉批评。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教授的另类声明”,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师生合作发表论文在当下的学界已成潮流,其中最司空见惯的一种异化现象就是学生“拉大旗作虎皮”——想方设法在自己的论文上加上导师的大名,以尽可能增加发表的机会。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导师遭遇到学生不打招呼就占导师便宜的例子,但大部分情况下导师都是眼睁眼闭,鲜有如蔡教授这般较真的。

其次,还有可能出现一种更恶劣的情形:导师在学生的学术成果上强行署名,侵占学生的研究成果。毕竟,在很多所谓的师生“合作”中,学生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相比之下,蔡教授因为被自己的学生“强行署名”而大光其火,甚至诉诸舆论的“另类维权”的做法就太让人跌破眼镜了。

第三,即使偶尔有导师站出来和学生“划清界限”,那也多半是因为学生的文章出了问题,挂名的导师不想因此被连累。这方面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去年轰动一时的“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事件”。以陆杰荣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查出严重抄袭,校方经调查后初步认定陆教授署名仅为帮助学生的论文得以发表,非直接责任人。为此,陆教授还对第二作者杨伦进行了批评教育。不过,假设论文没有抄袭或者没有被发现抄袭,陆教授是否还会挺身而出揭发自己的学生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而此番蔡教授“被发表”的论文没有听说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他竟然还公然在期刊上“大义灭亲”,实在是稀罕得很。

(作者系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

蔡佳禾   教授   学生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胡勇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