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毅
2月7日有关教育部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征求民意的消息成为不少门户网站的头条,调查结果显示,赞同取消分科的比例接近54%,认同文理分科的比例接近40%,“取消派”意见目前占据上风。(2月8日《北京晨报》)
笔者注意到,就在8日这天,各家网站在援引《北京晨报》的新闻时,均沿用了这样的标题:超五成网友支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看上去,这样的标题很具诱惑力,因为似乎五成以上的网友可以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思,但若是细加分析,则会发现,这所谓的“五成网友”代表的有可能是伪民意。
因为无论网络上参与文理是否分科争辩的网友达到数十万之巨,抑或网络留言达到多少条,与国内的总人口相比,无疑还是非常小众化的。更何况,在这几十万的网友中,究竟有多少能代表着那些高中生的意见呢?如果很多人,都是站在局外的角度微言大义,旁征博引,那么得出的结论能代表高中生的真实想法吗?我个人表示严重的怀疑。
所以,在网友身份混杂,而现有高中生又缺少表达渠道的大背景下,所谓的“五成网友”赞同取消文理分科的报道,极有可能体现的是伪民意,而非利益相关者(高中生以及教师)的意见,这样征询出的民意,称其为“伪”,并不为过。
笔者以为,在教育部就教改征询意见之际,能倾听到众多局外人的意见固然十分重要,但倾听局内人的意见则更为重要。具体到文理是否分科的讨论上,能得出一个公共性的意见固然可以作为教育部最后决策时的参考,但教育部的相关人士必须意识到,这种公共性的意见,往往是局外人的局外之见,如何让局内人的意见得到充分尊重与体现,则显得更为重要。
这方面并非没有先例,2002年,江苏高考实行“3+大综合”,初衷就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的弊端,结果仅仅实施了一年,就因为学生要同时抓9门课,负担太重,而且高校在选拔人才时也较难区分学生的特长而宣告失败。这本身也说明,光凭着某些人的想当然,而不顾及当事人的心愿与想法,往往会导致一个很好的制度尝试半途而废。
对于这一问题,有论者指出“取消文理分科须辅以录取制度改革”,这固然是一种解决之道,因为随着自主招生的扩大化与普遍化,多元录取体系应运而生,自然会在不自觉中强调素质的通识,而非科目上的过早偏颇。因而,录取制度上的改革或许能为文理是否最终分科定下基调。
但在录取制度尚未有大动作之前,笔者以为,对于文理是否分科还是要持谨慎科学的态度,征询意见,自然包括局外人意见与当事人意见,而在两方面的意见中,当事人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最具参考价值的。而不要好大喜功,拿着所谓的“五成网友”赞同分科当成决策的依据,那样容易误导,更容易作出与当事人意愿违拗的决策,进而使得决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南辕北辙的现实撕裂。
作者:
王毅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