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日,伦敦大雪纷飞,英国首相布朗和到访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举行会谈。图为布朗在首相府唐宁街十号门口迎请温家宝总理。 中新社发 李鹏 摄
中新网2月4日电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3日刊出评论文章说,在欧洲,中国总能找到强化双边关系的契合点,凸显中国大国博弈的实力所在。最值一提的是中英战略关系的深化。综合看来,中英关系之所以这么好,其实还是利益博弈使然。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的欧洲“信心之旅”,除了修补中欧关系外,关键还在于强化了同欧洲重要国家的关系。
笔者所谓“欧洲重要国家”,当然是指号称“三剑客”的法、德、英。除了法国,温家宝在德、英相见言欢。这说明,在欧洲,中国总能找到强化双边关系的契合点,也凸显中国大国博弈的实力所在。在笔者看来,最值一提的是中英战略关系的深化。
英国首相布朗的评价是:“英中关系从来没这么好过”。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现实写照。
从政治领域看,中英关系从布莱尔时代至今,虽称不上“蜜月”,但也几乎没有磕磕碰碰。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西藏问题上,英国首相没有像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那样刺激中国。这是很难得的,显示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尊重。
从经济层面看,英国是欧盟中最大的对华投资国,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还有志于到2010年实现6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2008年,中英首次举行了副总理级的经济对话。目前,这一机制已稳定下来,有利于双方在经贸、金融、气候等问题上深入探讨与合作。
文化层面,中英双方在开展奥运合作方面进展顺利,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已为伦敦奥组委深入借鉴。
更重要的是,英国表现出了“可信赖的朋友”的热忱态度和立场。早在去年10月29日,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就曾公开声明,称英国政府明确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100多年来英国政府首次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这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达赖形成了鲜明对比。
温家宝访英前夕,英国外交部发表对华关系文件《英国与中国:合作框架》,称发展对华全面关系将是英国政府今后数年外交工作的“重大优先目标”。这是英方首次公开对华关系文件。正因为文件的平等性、战略性和对华关系的重要性,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回应,肯定了英国政府对华关系的定位。
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下,两国均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两国深化战略合作关系的契合点。对英国而言,每年要从中国进口数十亿英镑的生活用品,这是英国保证高质量生活品质的基础。而对中国而论,英国是欧盟中最大的对华投资国,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的重要经济体。在现实中,双方有难以分割的共通利益。
而现实也是,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全球悄然弥漫。在欧洲,温家宝每到一地,都提醒和抨击贸易保护主义的危险性,还随时准备好签约的钢笔。可以说,中国已敞开本土市场,随时延揽欧洲主要经济体深化贸易合作。在反对贸易保护方面,中英既有共识,更有共同的利益交集。
自由主义色彩浓重的《每日电讯报》1月29日刊文说:“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必须将中国作为朋友和盟友对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英国经济今年将收缩2.8%,承受发达国家中最严重衰退。成功预测美国金融危机的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认为:“英国很可能步冰岛的后尘。”而由于中国内需市场已经启动,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保八”(GDP增长率8%)的目标并不让人悲观。因此,利用中英贸易提振英国停滞的经济,才是英国的理性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访英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强化金融合作。基于化解风险的需要,中国充裕的外汇储备也不可能放在“美元”的“那一只篮子里”。
下一页:泰晤士报:中国向世界推销自己
作者:
张敬伟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