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新昌过冬的两件“棉袄”
2008年09月26日 08:26《东方早报》 】 【打印

通过浙江新昌的“破关”模式,我们可以窥斑见豹,剖析“过河卒”们在危机下绽放的智慧火花。

在新昌模式中,“细分市场”是其中最锋利的杀手锏。在“二八”定律掌控的国际市场,只有处在龙头位置的企业,才能最迅速地规避并转嫁风险。处在行业梯队中下游的企业,处处被动,往往是风险的承担者。

新昌鼓励中小企业做自己熟悉的行业,做细分市场的龙头,至少要有话语权。浙江医药就是中小企业的一个活榜样。结构调整后,浙江医药集中精力做原料药、制剂药、食品药等业务。短短几年,它已和两家世界百年巨头三足鼎立于国际医药化工业。

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新昌鼓励企业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寻求属于自己的“蛋糕”。浙江某公司一位董事长坦言:“小企业的信息渠道肯定没大企业灵光。但是,可以利用地缘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打听到龙头企业的生产计划,我就立马跟进。船小好调头,趁着它回笼资金的空当,我的机器就轰隆隆开动了。”

事实告诉我们,在石头和鸡蛋的博弈中,只要鸡蛋专注于一点进行突破,同样可以赢得话语权。事实上,在宏观压力面前,很多浙江企业已经开始往细分市场方向发展,以此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细分市场是企业的“破局”利器。对政府来说,结构调整则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医药化工业曾是新昌县工业产值的“带头大哥”。但高产值的背后,却站着高污染。2002年,新昌喊停500多个污染较重的医药项目,建起污水处理厂,支持医药龙头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经过分析,政府认为新昌地少资源也不丰富,发展机械制造业显得更加现实。2005年起,新昌就在轴承、胶囊等传统行业做试点,对企业技术改造给予4%的财政贴息,每年通过3000万元的政府投入,撬动企业10亿元的新设备投入。从去年开始,新昌县把2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在3000万元至3亿元的工业企业列为高成长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及早谋划产业结构调整,使新昌抛开了医药产业“单打独斗”式的利润模式,形成了飞鸟型的经济结构:主体是以制冷、汽车零配件、轴承等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占经济总量的60%,左翼是生物医药,占总量的18%,右翼是轻纺业,占总量的13%。丰富的经济结构增强了新昌总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随后的高增长表明,合理的结构形成了新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抵抗宏观经济风险创造了空间。

新昌   棉袄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柴燕菲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