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风传的江油市“长钢医院打人事件”终于有了定论:5月26日深夜,四川省卫生厅向记者通报,经核实,打人者系四川省卫生厅工作人员张建新,因为被正在给车消毒的志愿者林某某将一勺消毒水浇到头部和面部,遂发生出手打人的不当行为。事后,张建新已作深刻检讨。(新华网5月27日)
短短几个小时之间,长钢医院打人事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就在5月26日下午举行的四川省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曾言之凿凿,表示打人事件“与事实不符,纯属谣言”。话说得如此毅然决然,却又在几个小时之后全面推翻,一时间,我们竟不知道是该欣慰于四川省卫生厅的纠错效率,还是该恼怒于其出尔反尔、视公信力如橡皮泥的肆意?
至此,到底有没有发生殴打志愿者的事件,如果有又是谁打的,已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四川省卫生厅的言行,已使得公众对其公信力产生质疑。不管四川卫生厅此前是有意隐瞒真相,还是无心之失,负面后果已经造成。
救灾工作千般复杂、万般艰难,救灾人员皆压力重重、心急火燎,在工作中难免产生摩擦,甚至激烈冲突。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相信任何一个理性的观察者,都会把这归咎于某些人的素质问题,而无关救灾整体,更无关任何一个组织的形象。
张建新的特殊性在于他是四川省卫生厅的政府人员,这无疑让打人事件变得微妙。在网上风传此事的时候,卫生厅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它面临着两种选择:其一,为了顾及形象而有意隐瞒,急切地以“纯属谣言”的辞令来息事宁人;其二,迅速查明真相,不管是谁,官居何职,在第一时间向公众通报,求得谅解。
显然,前者是最糟糕的处置方式,它无益于事情的妥善解决,相反只能恶化事态。众目睽睽之下,现场知情人已经把车牌号记录在案、公布于众,想赖帐是不可能的,“以谎辟谣”无异于掩耳盗铃;而唯有后者,才是危机公关的恰当方式。张建新固然是政府人员,代表着政府形象,但在彼时彼刻,他只能代表他自己。及时公布真相,不是在丑化政府形象,相反却是政府释出善意和诚意的绝好契机,是一件为政府形象加分的事情。
我们怀着最大的善意相信,四川省卫生厅无意掩饰真相,它可能真的只是太急于撇清关系了,但它犯的最大错误也恰恰在于此。太急于表明清白的后果是,对事件的查证过程浮皮潦草,一查并不是“马步钢”便下了结论:纯属谣言。这显然是轻率的结论,不是马步钢并不代表就没发生打人事件。四川卫生厅本该在查明初步事实之后,进一步查知是否发生了打人事件,而不是立即就为事件定案。
大灾大难面前,各种各样的信息泥沙俱下,考验着公众的理性,也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对政府来说,有“谣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急于将一些信息定性为“谣言”。“长钢医院打人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深刻教训,希望再也不要此类事情。
作者:
张若渔
编辑:
王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