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灾后重建须力戒“政绩饥渴症”
2008年05月26日 08:18红网 】 【打印

2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汶川县映秀镇接受中外记者联合采访时说,过3个月你们再来,这里的安置工作会更好;过3年再来,一个新的汶川会拔地而起(据5月25日《新京报》)。

实质上,温总理的话,既是在郑重地向世人宣布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时间表”,也是向灾后重建工作发出了战斗号召:3个月内让灾民过上正常生活。这无疑又是一场硬仗。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倒塌和损毁的房屋达到1500万间,大量灾民因居无住所而发愁,自然会让许多灾区领导同志因重建压力着急上火而睡不着觉、嘴起泡、撤黄尿的。

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家园战役已经打响。为了加快推进重建工作,近日中央对21个省市明确部署了灾后重建对口支援任务。对口帮扶政策本身就是竞争机制的引入,必将促进重建工程全面提速。人们可以预见,随着帮扶工作有了明确目标,相互之间有了比较借鉴,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局面将会迅速形成,这种竞争压力所释放出的重建动力必将势不可挡。同时,还应注意到,现在是五月份,七八月份是灾区雨季,下雨就要影响施工,能否在入冬前让灾民搬进新居或过度房,也是对重建工作的严峻考验。

重建任务面临的灾民愁、领导急、对口支援省市压力大等状况,是好事,弄不好也极容易衍生出坏事来,那就是容易急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逼出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甚至刮起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等歪风邪气和片面追求速度而不注重质量的倾向,最终让灾民雪上加霜,伤口上撒盐巴,但愿这种情形不会出现。

由此可见,灾后重建更是一个大考场,全面检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力,能力高不高,素质强不强,办事行不行?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就是最好的答案。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历来就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大考场。依据以往的经验,也会被某些人视为展能示力的良机,因而迫不及待的借机大肆炫耀自己。这样,也能让人们从中揣摸出一些领导干部政绩饥渴的来源。经验教训表明,政绩饥渴源自升迁的饥渴。在急于求政绩、急于出名的背后,是急于追求升官,升迁饥渴刺激政绩饥渴,政绩饥渴满足升迁饥渴。因此,为了满足个人迅速升迁加冕的急切渴望,一些人只好不择手段,不计成本,不顾后果,不惜任何代价,而绞尽脑汁地为自己脸上贴金抹粉,千方百计地制造“政绩”,干出劳民伤财、损人利己的勾当。

于是,一个必须时刻警惕和防止的现实问题摆在了各级建设指挥者的面前:牢记血的沉痛教训,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让基础设施和民居住宅建设,远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多一些安全性和适用性。惟有力避政绩工程心态的渗入,才能确保以人为本的方针落到实处,使科学求实精神派上用场,真正造福灾区人民。

大灾大难面前,人民群众要“政绩”,不要“政绩工程”。尽管“政绩工程”由“政绩”派生而来,但“政绩”与“政绩工程”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政绩”是领导干部身先垂范,力挽狂澜,为党工作,为人民造福的实际成效。而“政绩工程”却是一具掺和了个人虚荣心和政治功利性成分的政绩玩偶,实则是谋求个人职务升迁的“官道之梯”。“政绩”为灾民所敬慕,“政绩工程”令灾民所愤恨,因为灾民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放在第一位。

确保重建设家园工程项项都是优质工程、放心工程、满意工程,一是要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尤其是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实行严格的议事决策程序,保证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拓宽发扬民主的渠道、层次、方式,实现民主化决策;充分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实现科学化决策;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切实保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实现,防止推出大起大哄、大起大落、顾此失彼的举措,取得真正实在的政绩。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要把广大灾民满不满意、喜不喜欢、答不答应作为判断抗震救灾政绩的标准,不搞后悔工程,不搞半截子工程。三是切实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要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约制度机制,增大重建工程信息透明度,实行建设项目公开公示制度,鼓励广大灾民参与监督,更多地聘请灾民为质量监督员。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徐云鹏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