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擦干眼泪 继续前行
2008年05月20日 08:45中国青年报 】 【打印

举国同悲,苍生泣血。以携手救人为先,将悲伤压抑了许久之后,巨大的哀痛在这一天终于爆发出来了。13亿中国人集体默哀,向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者表达沉痛的哀思,祈愿所有不幸遇难者得到安息。

全国哀悼3日,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防空警报鸣响,暂停奥运圣

火传递——这已是一个国家对遇难者表达的最高的哀悼仪式、最沉痛的哀思和最高的尊重,可我们伟大的人民还嫌这些不够,他们自发选择以更多的形式和仪式表达自己的哀思。走在大街上,我感动地看到,许多人都换上了黑色的衣服,他们在街上静静地走着,脸上保持着沉重肃穆的神情。同事在内部网上建议修改与这三天气氛不谐调的手机彩铃,QQ网友提醒大家在那个时刻都隐身上线,让头像全灰,为遇难者默哀,媒体报头这一天集体换上庄重的黑体,网媒这一天集体暂停娱乐频道。中国加油!中国加油!当看到数万同胞在天安门集体默哀后齐声喊出惊天动地的这四个字时,那一刻,噙满眼眶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国家与人民同在,人民与灾区同在,这种亿民同哀的悲情一定能让幸存者感到欣慰,让遇难者家属感到温暖,让一线抗灾者感到全民支持的呼吸声,让生者更有力地紧抱在一起—虽然一样沉浸在悲伤中,但我还是要轻轻地对悲伤的同胞说:节哀,一定要节哀!抗震救灾仍处于危急时刻,废墟下可能仍有坚韧的生命等着我们争分夺秒地去拯救,次生灾害随时都可能夺去更多幸存者的生命,如火的灾情可能容不得我们沉浸于过度悲伤中。哀悼之后我们要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更多地集中资源投入营救幸存者和防止次生灾害的战斗中。

抗震救灾进入持久战阶段,除了继续把每分每秒当做“黄金救援时间”、继续在废墟中搜救生命外,另一个重中之重的急务是,必须控制次生灾害的隐患,避免强震之后次生灾害夺去更多人的生命,让好不容易幸存的生者免遭灾难伤害。凭着既有技术条件,我们难以预测地震的发生,但震后的次生灾害却是可以预测、预防并控制的——人力不可及之事不能过度苛求,但人力可见、可及、可控之事必须去做。

次生灾害可能猛于震灾,震灾后又受到次生灾害的重创,人类在这方面已经有过无数触目惊心的教训: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死亡58420人,其中被次生火灾烧死或因躲火跳河淹死的占95%。1933年四川迭溪地震,堰塞湖决堤后洪水排山倒海而下,它所造成的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比地震本身还要大。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8.3级地震,火炉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统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10平方公里市区化为灰烬……

此次汶川大地震,它的次生灾害不是想象中较远的事,而是步步进逼、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由于此次地震强度和烈度都很大,破坏性非常强,而且主要发生在地质环境很复杂的高山区,四川水又比较多,加上地震发生时适逢大雨,雨季汛期将至,这使震后灾区面临着极其复杂的次生灾害威胁。从瘟疫流行到堰塞湖决堤,从山体滑坡到泥石流,还有谣言传播和情绪失控等等——任何一个方面的失控都会使灾民遭受二次灾难。

好消息不断传来,168个小时后仍有生命奇迹发生,核设施均处于安全可控状态,青川堰塞湖险情已经排除,成都有效控制气性坏疽病。但坏消息也不断传来,死亡人数已升至34073人,灾区余震不断,200多名交通人员被泥石流吞没——我们正创造着生命的奇迹,成功地将震灾死亡人数减到最少,成功地将废墟下的许多生命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但我们在防控次生灾害上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压力再大也要尽可能地防控,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那是我们可以尽力做到的,此时此刻生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中国别哭,中国人别哭!擦干眼泪吧,我的同胞们,不要沉浸于过度悲伤中,遇难者在天之灵如能看到我们的痛悼和默哀,看到同胞们的生死相守相望相怜,来生一定还做我们的兄弟姐妹——逝者已矣,眼前的生命更要珍视和怜惜,危急的灾情容不得我们过度悲伤,让我们从今天起在悲痛中前行,携起手来筑成血肉长城,抵挡次生灾难,不让它再夺去我们同胞的生命。(曹林)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曹林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